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20: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共13题

1.跟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H2O
B.CO2
C.Ca(OH)2
D.H2SO4
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新制氯水中只含和分子
D.常温下,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将减弱
3.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爆炸,有大量的Cl2扩散,下列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A.向顺风方向的低洼处跑
B.用浸有小苏打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C.向逆风方向的高处跑
D.来不及逃离的可用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并及时请求救援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漂白剂和食品添加剂
B.水玻璃:粘合剂和木材防火剂
C.过氧化钠: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亚硝酸钠:防腐剂和增味剂
5.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T2比1molD2多NA个中子
B.1L
1mol/L葡萄糖溶液中含有12N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
4L氨气中含有4NA个质子
D.72g异戊烷和72g新戊烷均含有4NA个非极性键
6.能与CO2反应放出氧气的物质是
A.Na2O2
B.Na2O
C.NaOH
D.NaCl
7.已知a克N2含有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A.
B.
C.
D.
8.相同物质的量的Fe、Mg、Al、Na各0.1
mol投入到含HCl
0.01
mol的稀盐酸中,置换出H2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Al>Mg=Fe>Na
B.Al=Mg=Fe=Na
C.Na>Al>Mg>Fe
D.Al=Mg=Fe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节日里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说明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C.将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a%和b%的两种溶液,则a和b的关系是a=b
D.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①中的AlCl3溶液滴入装置②浓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滴加时就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10.把NaHCO3和Na2CO3·10H2O的混合物6.56
g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中Na+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若将6.56g这种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所得固体Na2CO3的质量是(

A.4.65g
B.2.65g
C.3.75g
D.无法计算
11.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6.02×1023个氮分子
C.常温常压下,32gO3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A
13.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
NA
个电子时,阳极质量减小
32
g
B.反应
3H2(g)+N2(g)
2NH3(g)ΔH=-92
kJ·mol-1,当放出
9.2
kJ
热量时,反应的
N2
为2.24L
C.常温常压下
27

Al

33.6L
氯气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小于
3NA
D.1
mol·L-1
氯化铜溶液中,若
Cl-的数目为
2NA,则
Cu2+的数目略小于
NA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4.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有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把有关的试剂和操作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a.蒸馏;b.结晶法;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萃取分液;g.分液
(1)氯化钠晶体中含有碳酸钠_____;
(2)碳酸钙中有氯化钠晶体_____;
(3)分离互溶的液体: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_____;
(4)汽油和水_____;
(5)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____;
(6)从溴水中提取溴_____;
(7)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_____。
1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D___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A、B、C、D、E
都是前20号元素中的常见元素,且核电荷数递增。A原子没有中子;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等于电子层数;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4.6gD单质与足量盐酸作用可产生2.24LH2(标准状态下);E的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D的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D______。
(2)C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3)写出电解D、E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工业上将E的单质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某种物质,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18.实验室配制100mL0.1mol/L
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天平称取_________g氢氧化钠。
(2)配制100mL0.1mol/LNaOH
溶液时需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
或“不变”):
①氢氧化钠表面发生潮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装入容量瓶进行定容___________。
19.(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A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B,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
A
的目的是_____;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装置还存缺陷,你认为还需加_____装置才能使实验符合要求,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根据(2)中反应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
CO2
作用,
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0.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稀盐酸25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g。
(2)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_。
21.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标准状况下,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0.4mol某气体的体积为9.8L,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______。
(3)6.72L(标况)CO
与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_____g。
(4)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1.7g
NH3与____________L
H2S气体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
(6)标准状况下,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0.75g/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A
7.C
8.D
9.C
10.B
11.B
12.C
13.D
14.2Na+2H2O=2NaOH+H2↑
钠浮在水面上
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
溶液呈红色
上升
下降
15.e
c
a
g
b
f
d
16.O2
CaCO3
CO2+C2CO
2CO2+2Na2O2=2Na2CO3+O2
17.H
C
Na
2NaCl+2H2OCl2↑+H2↑+2NaOH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18.0.4
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偏低
偏低
偏高
19.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Cl2+H2O=HCl+HClO
尾气吸收
Cl2+2NaOH=NaCl+NaClO+H2O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20.2.2ɡ
66.7%、14.6%
21.2:1
24.5L/mol
11.2
64g·mol-1
32
3.36L
16.8g/mol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