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20: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A.往氨水中滴加酚酞试液
B.往稀硫酸中通入氨气
C.往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往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
2.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操作能得到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红
B
将通入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入,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C
向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D
用铂丝蘸取固体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
火焰呈紫色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
B.铁的氢氧化物Fe(OH)2、Fe(OH)3的混合物可能是灰绿色
C.鉴别Fe2+中混有Fe3+,可先加入Cl2水,再加入KSCN溶液
D.铁的合金生铁比纯铁硬度大,熔点高。
5.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半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B.胶体粒子很小,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的布朗运动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将导致配制结果不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C.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实验时,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
mL
D.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免外溅
7.经检验,某酸雨的成分除含有少量H+和极少量OH﹣外,还有Na+、Cl﹣、、等离子,已知:c(Na+)=7×10﹣6
mol?L﹣1,c(Cl-)=3.5×10﹣5
mol?L﹣1,c()=2.3×10﹣5
mol?L﹣1,c()=2.5×10﹣6
mol?L﹣1,则该酸雨的pH为(  )
A.3
B.4
C.5
D.6
8.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B.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还是NO2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后,酚酞试液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9.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
B.丙中液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烧杯中c(Cl-)不发生变化
D.若在丙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组成与甲相同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A1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
D.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1.将含有氧化铁的铁片投入足量稀硫酸中,直到铁片完全溶解,经分析该溶液中无Fe3+,且溶液中的Fe2+与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5
C.1∶2
D.3∶1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发生的离子反应完全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发生的离子反应
A
向BaCl2
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浑浊
Ba2++
CO2+H2O===
BaCO3↓+2H+
B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溶液浑浊
AlO2-
+
CO2+2H2O
===
Al(OH)3↓+
HCO3-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4H++2NO3-===
Cu2++2NO2↑+2H2O
D
将Cl2通入KI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上层溶液显紫红色
Cl2
+2I-===
2Cl-
+
I2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9题)
13.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
14.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为___。
(2)C组中某一物质常温能与冷水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3)D组中与水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物质有____。
(4)F组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原因:___。
(5)E组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褪色的原因:___。
15.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化学,结合题目填写下列空白:
(1)利用氯化铁作为“腐蚀液”可以将覆铜板上的铜腐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侯氏制碱法中,为了能得到NaHCO3固体,通常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___________气体,充分反应后得到NaHCO3固体。最后再将NaHCO3固体受热分解,即得到纯碱,该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沾有水的铁制器皿在高温火焰上会发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证明溶液中含有Fe2+,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现象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FeCl3溶液中混有Fe2+,则可选择加入以下溶液证明Fe2+存在__
A.新制氯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
16.(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检验木炭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CO2。
①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B、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ABC
(1)若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
①则W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A为黄绿色气体,W为金属单质。B的溶液遇KSCN显红色。
①B与W转化为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C与A转化为B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8.Ⅰ.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B为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A为短周期的金属单质,D为气态单质,0.1
mol/L
C溶液的pH=1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为非金属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C、D、E均为化合物,E为白色沉淀,且A、C、E含有同一种元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黄绿色气体;C的焰色呈黄色,C溶液遇稀硫酸既产生淡黄色的沉淀又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生成物D是一种酸式盐,E是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5)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
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19.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
X、Y、Z、M、N、W、H、K是常见化合物,X是B和C的化合产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物和产物中的H2O已略去):
(1)Y的电子式为
,构成E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工厂用C制漂白粉。
①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测定该工厂制得的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硫酸,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mol·L-1的Na2S2O3溶液做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0.将某CuO和铜粉的混合物样品加入到1L混有H2SO4的Fe2(SO4)3溶液中,样品完全溶解,溶液中只有Fe2+、Cu2+、H+三种阳离子,且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3︰1(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l,求:
(1)原溶液中c(H2SO4)=____________mol·L-1。
(2)原混合物样品中n(CuO)︰n(Cu)=____________。
21.1.92g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200mL盐酸中,生成0.336L(标准状况下)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检验,溶液不显红色。为让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消耗了400mL0.75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
(1)产生的氢气中所含的分子数为___。
(2)混合物中Fe和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C
7.C
8.A
9.D
10.B
11.C
12.B
1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溶液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再加稀硫酸时,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稀硝酸,继续与铜反应
14.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或是否有电子转移或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2Na+2H2O=2Na++2OH-+H2↑
Cl2、Na2O2
NH3·H2ONH+OH-
5SO2+2MnO+2H2O=5SO+2Mn2++4H+
15.Cu+2Fe3+=Cu2++2Fe2+
氨气
2NaHCO3Na2CO3+CO2↑+H2O
3Fe?+?4H2O(g)?Fe3O4?+?4H2
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2H2O+O2=4Fe(OH)3
D
16.2H2SO4(浓)+CCO2↑+SO2↑+2H2O
A中品红溶液褪色
除去SO2并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排除SO2对CO2气体检验的干扰
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溶液变浑浊
17.
Na2CO3
NaOH+NaHCO3=Na2CO3+H2O
Fe+2Fe3+=3Fe2+
Cl2+2Fe2+=2Cl-+2Fe3+
18.2Al
+
2OH-
+
2H2O
=2AlO-2+
3H2

SO2+I2
+2H2O
=
H2SO4
+2HI
Al3+
+
3AlO2-
+6H2O==4Al(OH)3

4Cl2
+
Na2S2O3
+
5H2O==2NaHSO4
+
8HCl
2ClO3-
+
SO32-
+
2H+
==2ClO2
+
SO42-
+
H2O
D
19.(1)
第4周期Ⅷ族
(2)2Cl-+2H2O2OH-+Cl2↑+H2↑;Al3++3AlO2-+6H2O=4Al(OH)3↓
(3)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ClO-+2I-+2H+=I2+Cl-+H2O;35.75%
20.0.1
1︰5
21.0.015NA(或9.03×1021)
2: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