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5:0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11题

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前要先检漏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
D.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物
B.为加快过滤,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C.蒸发食盐水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D.为加快蒸发的速度,可以加热至水全部蒸干得到晶体
3.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仪器选用不准确的是(

A.称取3克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漏斗
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性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H2还原氧化铜得到的红色粉末溶于稀硫酸中
溶液变蓝色
铜置换硫酸中氢元素
B
在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有AlO2-
C
在植物油中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溶液褪色
植物油含有酯基
D
常温下,在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将混合物分成两份,在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唾液
加入唾液的溶液褪色较快
唾液能加快淀粉水解
A.A
B.B
C.C
D.D
5.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1
mol
·L-1
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1的CaCl2溶液
C.0.02
mol
·L-1的NaCl溶液
D.0.02
mol·L-1
的HCl溶液
6.实验室需要配制500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0gNaOH固体
B.容量瓶使用之后需用蒸馏水洗净,并在磨口塞处夹一小片纸
C.烧杯中的NaOH溶液需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D.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配得溶液浓度偏小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
A
为提高苯硝化制硝基苯的产率
在反应容器口用长导管冷凝回流
B
为加快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速率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
为检验淀粉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向水解后溶液中滴加新制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酒精灯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H2还原CuO时,应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CuO
9.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C.径向纸上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10.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③①②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⑤②①④
11.证明某溶液中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足量铁粉红色消失
二、非选择题(共9题)
12.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气体应从
_____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含有HCl,装置内应盛_______________,还需要尾气处理装置与__________。?
(3)贮气: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
_____端通入;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从
_____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
_____端通入。?
(4)量气:要测量气体体积,除去乳胶管和玻璃导管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
13.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
(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号)是___________。
a.碘水
b.氯水
c.Mg(OH)2
固体
d.KSCN溶液
e.Na2SO3溶液
14.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仪器d的名称是___。
(2)蒸馏水收集在仪器____中。
(3)仪器d的作用是___,冷水进入d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不能改为“上进下出”的原因是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从有机废液中(主要含甲苯、二甲苯、苯酚)提取苯酚的流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分液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4)写出水层中有关物质与A气体反应生成苯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
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NaClO的摩尔质量
D.溶液的密度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些是不需要,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_____________玻璃仪器
②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
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3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
③若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小,则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体的凹液面
C.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D.定容时,仰视溶液的凹液面
17.有一瓶溶液只含Cl-、CO32—、SO42—、Na+、NH4+、K+、Mg2+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实验:
①原溶液白色沉淀;
②将①所得溶液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③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④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④可以省略,你认为呢?(填“可以”或“不可以”)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B、C、D为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2+、Ag+、Na+、Cu2+中的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SO、Cl-、CO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现做如下实验:
①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的溶液呈蓝色;
②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D的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
(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9.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可转化为硫酸铵,后者在浓
NaOH和水蒸气作用下,其中的氮元素可转化为氨析出。现用30.0
mL
某品牌牛奶进行上述实验,将牛奶中蛋白质里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再用50.0mL
0.500
mol/L硫酸溶液吸收析出的氨,剩余的酸用38.0mL
1.00
mol/LNaOH溶液可恰好完全中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30.0
mL牛奶中共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已知该品牌牛奶的密度是1.03g/mL。如果某品牌蛋白质中含氮16%(质量分数),则此牛奶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如果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平均含有160个氮原子,则此品牌牛奶中蛋白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20.硫铁矿()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原料,若1.2
t硫铁矿制得98%的浓硫酸1.6
t,该浓硫酸的密度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2)制得的浓硫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D
7.D
8.A
9.C
10.A
11.B
12.浓硫酸
A
紫色石蕊试剂
收集装置
B
B
A
量筒
13.SiO2+2CSi+2CO↑
蒸馏
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
气化
有固体物质生成
在高温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SiHCl3+H2Si+3HCl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d
14.蒸馏烧瓶
冷凝管
锥形瓶
冷凝
冷凝水“下进上出”时,具有最佳的冷凝效果
15.CO2
使苯酚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分液漏斗、烧杯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16.4.0
A
玻璃棒、胶头滴管
149.0
4.6
31.25
D
17.Cl-、NH4+、Mg2+
CO32-、SO42-
Na+、K+
可以
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18.BaCl2
CuSO4
CO+2H+=H2O+CO2↑
Cu2++SO+Ba2++2OH-=BaSO4↓+Cu(OH)2↓
19.0.168
3.4%
0.0025mol/L
20.18.4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