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 课后练习2—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 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 课后练习2—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5: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二单元物质的化学计量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共17题)
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6.0g乙醇和二甲醚()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B.溶液中所含的数目小于0.1
C.6.0g金刚石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3
D.与反应时生成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2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molFe与水蒸气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溶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的个数为4NA
D.5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所含氢原子数为0.6NA
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常温下,铁片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D.常温下,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目为
4.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为
B.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C.常温常压下,中所含原子数为
D.溶液中,的数目为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78gNa2O2中含有离子数为4NA
B.?0.5mol/L的AlCl3溶液中所含Al3+的数目小于0.5NA
C.?1molCl2与过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N2和NO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为NA
7.用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B.?通常状况下,个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
C.?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D.?常温常压下,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8.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B.?1mol单质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一定是2NA
C.?含63gHNO3的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3NA?????????????D.?NA个CH4分子中含4mol氢原子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C.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D.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放出热量9.2kJ时,转移电子小于0.6NA
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0.8NA
B.?常温下,将2.8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0.15NA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25℃时,pH=4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目为10-4NA
11.同温同压下,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CO、CO2气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2的摩尔体积比CO的摩尔体积大?????????????????????D.?乙中CO2的密度比甲中CO的密度大
12.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A.?1∶1????????????????????????????????????B.?2∶1????????????????????????????????????C.?1∶2????????????????????????????????????D.?8∶5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D.?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近似表示为6.02×1023mol-1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g????????????????????????????????????????B.?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C.?1molO2的质量是32g/mol????????????????????????????????D.?1molO2的体积是22.4L/mol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6.02×1023个原子
D.?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10-23g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2的摩尔质量是32g??????????????????????????????????????????B.?1molNaCl的质量是58.5g
C.?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D.?2gH2含2molH
17.20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1????????????????????B.?0.25mol·L-1????????????????????C.?10mol·L-1????????????????????D.?20mol·L-1
二、综合题(共4题)
1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测定某铁硫化物(FexSy)的组成,并探究反应后D装置所得溶液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
实验步骤:
步骤I如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II旋开滴液漏斗活塞与旋塞,并点燃酒精喷灯;
步骤III当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时,停止加热,继续向烧瓶中滴水一段时间
步骤IV实验结束后,将D中所得溶液加水配制成250mL溶液;
……
请回答:
(1)步骤III中,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向烧瓶中滴水一段时间,其目的为________。
(2)在C、D装置之间不需要防倒吸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
(3)步骤IV中配制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和烧杯外,还有________。
(4)取25.00mL步骤IV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4.66g。则FexSy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可将装置D改为装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干燥管的增重来计算硫元素的含量。你认为此方案________(填“是”或“否”)合理,原因为________。
(6)反应后D装置所得溶液中除含有Na2SO4外,还可能含有Na2SO3。现用滴定法测定溶液中Na2SO3的含量。可供选择的试剂:①0.1000mol/LKMnO4酸性溶液;②0.1000mol/LH2O2溶液;③0.1000mol/LKI淀粉溶液;④0.1000mol/LBaCl2溶液;⑤0.1000mol/LHCl溶液。
①所选试剂应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所利用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9.完成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1.204×1023个CH4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2)标准状况下,34gNH3的体积是________L。
(3)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SO3,其分子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aL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b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5)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后生成CO和CO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2g/mol,则生成的CO的质量是________g。
20.????????????????
(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1.5mol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含H2O的数目是________。
(3)一定量的Na2CO3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12.4gNa2R含0.4mol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1.C,N,O,S,H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元素。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0.5molCH4的质量为________;标准状况下,4.48LNH3所含分子数为________。
(2)等物质的量的CH4、NH3和N2三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等质量的CH4和N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mL,则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由SO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8.96L,质量为24g,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学式均为,46.0g该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2,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选项B符合题意;
C.6.0g金刚石中含有0.5mol碳原子,含有质子的数目为3,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与反应时生成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2,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即可计算出含有的碳原子数
B.根据n=cv计算,但是体积未知
C.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碳原子的质子数即可计算出质子的数目
D.根据法方程式即可计算出
2.【答案】D
【解析】【解答】A.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的平均化合价为价,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8NA,A不符合题意;
B.氯气溶于水时发生的是可逆反应,氯气的转化率未知,所以无法确定转移电子数,B不符合题意;
C.17.6g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4mol,丙烷中C-H键为极性键,所以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8个极性共价键,0.4mol丙烷含3.2NA个极性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
D.5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乙醇中含有0.3NA个氢原子,还有=0.15mol水中含有0.3NA个氢原子,共0.6NA个氢原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写出方程式即可找出转移的电子数
B.可逆反应不完全反应不能求出转移的电子数
C.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找出1个丙烷分子中还哪有的极性键数即可
D.乙醇溶液中含有水和乙醇,均含有氢原子即可计算
?
3.【答案】C
【解析】【解答】A.为9电子微粒,中含有的电子数为,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铁片与浓硫酸发生钝化,转移电子数不能确定,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甲烷和乙烯分子中碳氢键的个数相同,都含有4个碳氢键,,选项C符合题意;
D.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算不出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找出一个-OH含有的电子数即可
B.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反应一段时间不能继续反应无法确定
C.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分子式找出含有的碳氢键数即可
D.根据n=cv计算出物质的量,但是V未知
4.【答案】C
【解析】【解答】A.未指明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22.4L/mol进行计算,选项A叙述不符合题意;
B.与足量铁反应,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选项B叙述不符合题意;
C.28gN2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数为2NA,选项C叙述符合题意;
D.没有提供0.5mol/LFe2(SO4)3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的数目,选项D叙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和性质
B.根据Cl2~2Cl-~2e即可判断
C.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结合一个氮气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即可判断
D.根据n=cv计算出物质的量,但是体积未知无法求出离子数目
5.【答案】B
【解析】【解答】A.氟化氢分子易形成二聚或三聚分子,故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不一定为1.5NA,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都为CH2,则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N(H)=NA×(7.0/14)×2=NA,B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变成稀硫酸后,不再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应小于0.46NA,C不符合题意;
D.N2和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6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考查的是摩尔体积使用的条件,常温下氟化氢不是气体
B.考查的是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的原子个数计算
C.考查的浓硫酸和铜反应的过程,但需要考虑的是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D.可逆反应不完全反应
6.【答案】D
【解析】【解答】A.常温下,78gNa2O2为1mol,含有离子数为3NA,故A不符合题意;
B.因0.5mol/L的AlCl3溶液没有体积,所以无法计算所含Al3+的数目,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1molCl2与H2O反应是可逆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11.2LN2和NO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为NA,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Na2O2=2Na++O22-即可判断
B.根据n=cV计算,但溶液的体积未知
C.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NA
D.N2和NO都是双原子分子
7.【答案】D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22.4L/mol去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用22.4L/mol进行计算,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确定个数,故C不符合题意;
D.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的数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运用摩尔体积时应该注意条件和物质的状态
B.运用摩尔体积时,注意条件和状态
C.结合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利用n=cV,但溶液的体积未知
D.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电离方程式计算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A.n(CO2)=1mol,1molCO2中含有1mol碳原子,2mol氧原子,共含3mol原子,A项不符合题意;
B.单质分子不一定是双原子分子,如Ar、O3等,B项不符合题意;
C.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所以含63gHNO3的水溶液中氧原子数大于3NA,C项不符合题意;
D.NA个CH4分子为1mol,1molCH4分子中含有4mol氢原子,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n=m/M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进行计算
B.单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不确定有可能是1个有可能是2个
C.能提供氧原子的不光是硝酸分子还有水分子
D.根据1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即可计算
9.【答案】C
【解析】【解答】A.3Fe+4H2O(g)Fe3O4+4H2~8e-,则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H2分子,数目为NA,A不符合题意;
B.氢氧燃料电池中,O2在正极得电子,标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总反应2H2+O2=2H2O~4e-可知,正极消耗1molO2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规律可知在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有5mol铵根失电子变为N2时,有3mol硝酸根得电子变为N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5×3mol=3×5mol=15mol,28gN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生成28g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即转移电子数为3.75NA,C符合题意;
D.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在N2(g)+3H2(g)?2NH3(g)△H=-92kJ/mol中,每放出92kJ热量转移电子数为6NA,则放出热量9.2kJ时,转移电子为0.6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考查的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是四氧化三铁
B.根据燃料电池的形成原理确定正负极的放电物质即可
C.根据氧化还原转移电子的数目即可计算
D.根据能量和转移电子的关系即可计算
10.【答案】A
【解析】【解答】A.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0.4molCH2,一个CH2中含有2个C—H键,故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0.8NA,A符合题意;
B.常温下,将2.8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铁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故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C不符合题意;
D.题中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出25℃时,pH=4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考查的是最简式相同的混合物中碳氢键的个数
B.考查的是铁的钝化
C.考查的是可逆反应
D.溶液体积未知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N=nNA知,二者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所以CO分子数多,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的体积比乙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和压强相等,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所以二者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ρ=M/Vm知,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乙中CO2的密度比甲中CO的密度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度、压强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m/M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CO、C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28g/mol、44g/mol,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44g/mol:28g/mol=11:7。
12.【答案】A
【解析】【解答】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过氧化钠,质量比为1∶1,
故答案为:A。
【分析】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此来解答。
13.【答案】D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和质量均属于七个基本物理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A不符合题意;
B.摩尔就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的数量单位,B不符合题意;
C.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不符合题意;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1,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近似表示为6.02×1023mol-1,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注意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区别;
B.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单位为g;
C.摩尔质量有单位,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
D.6.02×1023mol-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14.【答案】B
【解析】【解答】A.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故A不符合题意;
B.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所以摩尔质量为44g/mol,故B符合题意;
C.1molO2的质量为32g,故C不符合题意;
D.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考察常见化学量的单位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的单位是g/mol、L/mol
??????
15.【答案】C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B不符合题意;
C.物质不一定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分子或离子构成,故1mol物质中不一定约含6.021023个原子,C符合题意;
D.1mol水分子的质量为18g,1mol水分子中约含6.021023个水分子,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10-23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可能是原子构成也可能是分子构成进行判断。
16.【答案】A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所以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A符合题意;
B.1molNaCl的质量是1mol×58.5g/mol=58.5g,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H2的摩尔质量是2g/mol,C不符合题意;
D.2gH2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根据计算;
C.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根据结合分子构成判断正误。
17.【答案】B
【解析】【解答】n(NaOH)===0.5mol,c(NaOH)===0.25mol/L,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由计算出NaOH的物质的量,再由计算即可得出。
二、综合题
18.【答案】(1)继续生成O2,驱赶装置内残留的SO2,使生成的S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2)SO2中含不溶于NaOH溶液的O2
(3)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FeS2
(5)否;部分SO2被氧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可能使干燥管增重
(6)酸式;2MnO4-+5SO32-+6H+=5SO42-+2Mn2++3H2O
【解析】【解答】(1)步骤III中,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向烧瓶中滴水一段时间,继续产生氧气,FexSy其实已经反应完了,那么其目的为将生成的S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所以答案为:继续生成O2,驱赶装置内残留的SO2,使生成的S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2)此装置中,不需要防倒吸装置,虽然易溶于水,但是其中还有难溶于水的氧气,不会因为其易溶于水而使气压迅速降低发生倒吸,故答案为:SO2中含不溶于NaOH溶液的O2;(3)步骤IV?中配制250?mL溶液时,因为是要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故需要容量瓶,所以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和烧杯外,还有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4)C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主要应为SO2,所以D中生成Na2SO3,取25.00mL?步骤IV?中所配溶液(取了十分之一溶液),加入足量的双氧水,将其氧化为Na2SO4,再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为BaSO4,质量为4.66g,其物质的量为0.02mol,250ml溶液中n(BaSO4)=0.2mol,根据S守恒:n(BaSO4)=n(Na2SO4)=n(SO2)=0.2mol,故12.0gFexSy中n(S)=0.2mol,m(S)=6.2g,m(Fe)=5.6g,n(Fe)=0.1mol,所以,x:y=1:2,故FexSy的化学式为FeS2;(5)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装置中产生的SO2,若改为装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可能使干燥管增重,而且SO2可能被氧化,使增重偏大;故答案为:.否??部分SO2被氧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可能使干燥管增重;(6)反应后D装置所得溶液中除含有Na2SO4外,还可能含有Na2SO3。要用滴定法测定溶液中Na2SO3的含量,即利用Na2SO3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一个氧化剂,还要有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所以只能选择①0.1000?mol/LKMnO4酸性溶液,因其具有强氧化性,只能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所利用的反应原理为:2MnO4-+5SO32-+6H+=5SO42-+2Mn2++3H2O。
【分析】实验的目的为:测定某铁硫化物(FexSy)的组成,并探究反应后D装置所得溶液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观察装置,A装置中产生足量的氧气经干燥后,进入C装置与FexSy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的氧化物,进入D被氢氧化钠吸收。
19.【答案】(1)0.2
(2)44.8
(3)6:5
(4)
(5)6.3
【解析】【解答】(1)n==0.2mol
(2)V=nVm=
(3)分子的质量比为
(4)c=
(5)设CO的物质的量为x,则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x
根据平均摩尔质量可列方程,则28x=6.3g
【分析】本题是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熟悉公式代入可求解
20.【答案】(1)0.5mol;1mol
(2)3mol;1.5mol;15NA
(3)1:3
(4)62g/mol;16;0.1mol
【解析】【解答】(1)??答案为0.5mol
n(Cl)=2n(Cl2)=2×0.5mol=1mol??答案为1mol(2)n(Na+)=2n(Na2SO4·10H2O)=2×1.5mol=3mol??答案为3mol
n(SO42-)=n(Na2SO4·10H2O)=1.5mol??答案为1.5mol
n(H2O)=10n(Na2SO4·10H2O)=10×1.5mol=15mol??答案为15mol
N(H2O)=n(H2O)×NA=15NA?????答案为15NA(3)由Na2CO3可得出n(C):n(O)=1:3???答案为1:3(4)n(Na2R)=0.4mol×1/2=0.2mol,M(Na2R)=?答案为62g/mol
M(R)=62-23×2=16??答案为16
n(Na2R)=n(R)=???答案为0.1mol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1.【答案】(1)8.0g;0.2NA
(2)5:4:2;7:4
(3)64g/mol;32
(4)60g/mol;20%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解答】(1)0.5molCH4的质量:0.5mol×16g/mol=8g;标准状况下,4.48LNH3所含分子数为:×NA=0.2NA;
(2)依据n=,可知原子个数与原子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设CH4、NH3和N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均为1mol,所含原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5×1mol:4×1mol:2×1mol=5:4:2;依据n=可知质量相等时,n与M成反比,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2物质的量之比为:28g/mol:16g/mol=7:4;
(3)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mL,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mol,R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此时MR+16×2=64,得MR=32;
(4)在标准状况下,由SO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8.96L,物质的量为:=0.4mol,质量为24g,其平均摩尔质量为:=60g/mol;设混合气体中SO2物质的量为x,CO2物质的量为y,则x+y=0.4,64x+44y=24,解得x=0.32mol,y=0.08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100%=20%。
【分析】(1)根据m=nM计算加完的质量,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N=nNA计算氨气的分子数;
(2)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原子数与分子组成有关,等质量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3)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
(4)由气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组成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平均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