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开幕词、演讲稿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深入体味,正确把握,有感情地朗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的激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明确文章中各种鲜明情感,探究分析文章中鲜明情感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在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伟人毛泽东自信豪迈、铿锵有力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鼓舞人心的话语响彻寰宇。感受伟人气概,试读标题。
创作背景介绍
中国人民多年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的信心。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经过民主讨论,代表们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来了!”
3、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4、层次结构
(1—2段)宣布大会开幕。
(3—4段)回顾过去。
(5—8段)立足当下。
(9—11段)展望未来。
(12—16段)纪念与祝贺。
全文分析
1、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首先请大家利用五分钟通读课文,标上段落,并思考每一段作者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第
1
自然段:以简明的语言宣告会议开始。
第
2、3
自然段:参会代表提出本次会议的议题,进一步了说明了情况:表明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胜利。再一次强调,
中国人民的团结是不容破坏的,这次会议是一次伟大的会议。
第
4
自然段:回顾中共与国民党曾经召开过的不成功的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
阐述本次会议名称的缘由,
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
第
5
自然段:
再一次强调本次会议的性质,
并规定了会议的职权。
第
6
自然段:阐述本次会议的历史价值,
作者先是指出中国在近代落伍的原因是因为受帝国主义和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继续讲先辈们一直为此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第
7
自然段:指出革命工作还未成功,
中国仍然面临着被捣乱和破坏的危险,需要提高防范意识,继续推动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第
8—11
自然段:明确反对敌人复辟的武器。
第
12
自然段:表明了国内外反动派必败,
中国将越来越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第
13—16
自然段: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以它作为这篇演讲的题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字面含义:
“站起来了”的是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艰苦斗争,打倒了内外反对派,人民当家作主了,人民在政治上真正站起来了,再不是一个被人欺凌的民族了,中国人民可以自信、热情地加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内涵:
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被迫与英国列强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其他西方列强纷纷效仿,发动众多侵略战争,迫使腐腐朽不堪清政府签署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双重压迫下,陷入困苦不堪境地。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英勇顽强、可歌可泣革命运动。最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内外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布置作业
1.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