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6 09: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坚定信念。?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方法?定目标—重精讲--巧互助--?真反馈四步教学法?
学情分析?
对《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学生理解有一些
难度,教学中通过课件延伸拓展、讲述说明。?教学用具?视频??课件??书中插图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件;(温故而知新)?1.这册书是中国近代史,它既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
我们已经学过了前6课,谁知道那几课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
2.展示课件《时局图》,谁能到黑板上来讲解这幅图的意思??老师总结: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说明了什么?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指定学生回答;?
1、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是侵略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抗争史;第4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是探索史。?2、学生上讲解:《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是谢缵泰,1898年刊于香港《辅仁文社社刊》,描绘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比喻俄罗斯帝国;一个是犬,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比喻英国;一个是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比喻德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比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比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比喻美国。?
教学过程?
教师课件展示:?
1.讲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体会:?《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3.认识:?八国联军侵略、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让学生永远牢记国耻、树立振兴中华坚定信念。???
教师课件展示:?
1、义和团最早兴起在什么地方?其斗争矛头是什么?后来运动中心在哪里??2、后来义和团又提出了什么口号?其斗争矛头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材梳理(原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师归纳:?
(1)义和团最早兴起在山东,斗争的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运动中心在天津和北京;?
(2)口号:“扶清灭洋”;斗争矛头:反清→反帝。说明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3)态度:剿灭→招抚;主要原因;义和团不断壮大,很难镇压下去,加上西方帝国主义不断加剧的侵略,也威胁到了清王朝的基本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在“剿抚两难”的形势下,为达到利用、控制、消灭义和团和利用这次事件限制和打击外国势力的目的,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教师:我们接着来看看,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的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
教师:同学在书上快速找出战争爆发时间和八国联军名字及率领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得出原因:)?1.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2.?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1)时间:1900年6月。?
(2)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3)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率领人:西摩尔(英国人)。???
3、义和团的斗争:?
A.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
B.英勇战士:张德成、聂士成。???
4、义和团运动失败?
A.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意义:是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教学过程?
结合课前导读:?
教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又是什么??教师: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A.1900年8月北京陷落,侵略者暴行:屠杀、抢劫、防火等,(1860年,英法火烧圆明园)?
B.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出逃(1860年,咸丰帝出逃)?
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义和团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总结):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教师总结:慈禧太后下令“痛剿”义和团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当然,导致失败的原因并非只有这一个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致。??
教师总结: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有绝大关系。?补充: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当时规定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学生感受其当时情景?
1、《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辛丑条约》一目的内容。看后,先把主要部分复述下来。?
(1)时间:1901年?
(2)签约对象: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西、荷等11国?
(3)其主要内容是:?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在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师:请同学们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2、《辛丑条约》的影响?
(1)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3)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有“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规定,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使得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
教师引申:清政府的这种腐败、妥协,只能给中国带来灾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火烧圆明园,使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更是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的内容。从中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城欠下中国人民的一笔笔血债。?
师:同学们,我们讲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一点大家要记清楚!?????????????????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
3、学生集体朗读书本材料内容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师课件展示:?启示: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学生从中体会:?
八国联军侵华是野蛮掠夺战争,每一个人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国耻,树立振兴中华坚定信念。”???
教学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总结:进入20世纪后,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
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在这里我们始终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堂作业?一、随堂练习:课件展示??1、2、3、4、5、6、7、8道题?
二、随堂测试:随堂测试?(5分钟)?发放表格?
三、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家庭作业?(当天作业当天完成)?
板书设计?????????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2.时间3.地点4.口号5.斗争6.意义?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2.时间3.侵略者4.战役5.罪行6.结果?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教学反思?
??
一、本课材料使用得比较广阔,如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可以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感知,对把握和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展示《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原始录像、图片、《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视频剪辑,形成视听冲击,创
设学习情景,拉近历史与学生实际的距离,给他们提供体验过去的可能;?
?
三、学生爱看、爱听,会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自己总结问题,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
四、同时,注意八国联军侵华是野蛮掠夺战争,每一个人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国耻,树立振兴中华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