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6 09:4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列表归纳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通过地图和时间轴的方式使学生增强时空观念,进一步理解这些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却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革命的浪潮。?
通过分享革命志士的爱国小故事使学生感受革命者们视死如归,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图及分析史料的能力。?
运用图片以及前后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热情、积极,乐于参与学科学习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学习,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在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方面都有所提高,历史价值观逐渐形成。此前的学习中,学生经过了多个课时近代史学习,了解此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
?重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师:有一篇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情书”的书信,1911年4月24日,革命烈士林觉民写就的《与妻书》,情真意切,却又痛彻心扉,今日,和同学们分享其中的片段。?
见字如面,如此深爱妻子,如此不舍的林觉民,怎么知道自己即将与妻子永别?他为何要去牺牲?后来他的命运又是怎样的?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寻找答案。请把课本翻到42页,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
师:林觉民他写道自己生活的时代“遍地腥羶,满街狼犬”,那是在哪一政府当政期间??
生:是清朝政府。?
师:“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说出了当时革命志士的心声,林觉民就是当时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员,是哪一政党??
生:中国同盟会。它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请大家迅速浏览第一子目课文,找出正文部分提到的年份。??
1906???????1907???????????1910???1911?
在这短短几年里,革命志士们组织起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有哪几场起义运动,他们又是怎样奋斗的?请用3分钟阅读教材,找出几场起义的名称、领导者、评价。?
师:经过阅读,请大家完成时间轴,见证革命志士们的艰苦奋斗:??
结合地图想一想,这些起义都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生:南方地区;南方的革命力量比较强大,革命思想先进?师:在这一阶段,革命志士们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功呢??生:都失败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失败,史学著作《中国通史》中总结:?“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根据材料指出,同盟会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生:原因:群众基础薄弱;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
师:林觉民先生,就参与了其中一场起义运动,在起义前几日的一天夜里,在一条随身手巾上写下《与妻书》,托人日后塞在家中门缝里,3天之后他奋勇起义,随后被捕壮烈牺牲。《与妻书》落款处的时间显示写于1911年4月24日,请问他参与的是那一场起义??
生:黄花岗起义。?
师:起义中,革命党人仅130多人成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在绝对劣势之下坚持奋战一昼夜,把总督打得爬墙逃跑。包括林觉民在内的几十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人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被合葬于今天的广州黄花岗烈士墓中,这里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觉民本来生活优越,100多年前他就能够担负得起留学日本。他的家庭在福建是名门望族,出了很多名人,他的一位侄女,就是我国著名的女诗人林徽因。?
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革命党人身上很普遍,在大家正文的阅读中,大家读到有哪些革命党人的牺牲??
生:刘道一、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师:大家再看看这些烈士牺牲时的年龄,试想,这样一群社会精英,为了革命,不惜在最美好的年华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当时社会造成怎样的反响。不妨看看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其中一场起义的评述:请阅读第43页“材料研读”,回答问题:?
(二)影响:?阅读材料:?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回答:?
(1)“是役也”指的是哪一场起义??黄花岗起义。?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斯役之价值”有哪些??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师:材料中“武昌革命”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呢?让我们一起翻到教材45页,看那张地图。?
武昌起义:?
(一)背景:?
师:武昌是湖北省的省会,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里的照片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请大家根据45页的地图推测,它在今天的哪座城市??
生:武汉。武汉分三镇,武昌,汉口,汉阳。?
师:到此时,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已经相继去世有三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清朝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在武昌,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使这里具备了革命的组织,争取到了支持革命的队伍。大家找一找,是哪些革命团体,哪一支队伍??
生: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队伍:湖北新军。?师:据统计,当时湖北新军中有至少三分之一支持革命。?
(二)爆发:?
师:每一年都会有武昌起义纪念日,那是在几月几日??生:10月10日?
师:1911年的这一天,武昌起义爆发了。这场起义的全过程都是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一蹴而就的吗?并不是。?
革命党本来9月就已经初步拟定革命计划,把起义的时间安排在10月16日。后来发生了变故,8日,起义领袖孙武在俄国租界制作炸弹,不慎引爆受伤逃匿,引来俄国巡捕,把革命的文书、传单、旗帜、名册搜去,革命计划已经暴露。接下来,清朝总督立即下令抓捕革命党人,几个主要领袖有的被处死,有的逃匿下落不明,起义失去指挥。同时谣言满天,有传说清廷按照名册抓捕,按照剪辫抓捕,甚至只要是汉族全部抓捕。革命战士很多感到绝望,如同坐以待毙。又过了倍感煎熬的一天,部分革命战士私自决定要当晚起义。当晚工程营一个军帐内,反动军官查岗时与士兵发生口角,革命士兵打响了第一枪,革命正式开始了。这个时候起义的士兵数量只有十几人,20发左右的子弹。下面的革命过程,让结合45页形势图中的小图去了解。小图中城墙上有若干突起,那是一个个城门。少量士兵在城内起事之后,立即想到去打开城门迎入更多革命战士,他们打开的南端的城门后来被命名为起义门,王征骅先生的著名油画《武昌起义》反映的就是革命战士争先涌入的情形。他们首先前往目标楚望台军械所,大幅掌握了武器之后,开始集中进攻一个地点,清政府的督署。攻势凶猛,把清朝总督吓得夺路而逃,清政府的顽抗也就此瓦解。起义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武昌全城。武汉的另外两镇汉阳、汉口新军积极响应,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三)发展:?
此后很短的时间里革命呈现出极为迅速的发展,一个多月时间,全国15个省独立,占清朝的半壁江山,至此,清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四)结果?(五)历史意义?
师:1912年2月,清帝溥仪宣布下诏退位。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师:是的,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从秦朝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专制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民主”?
师:非常好。前面所学的戊戌变法是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维护清朝的统治,当然资产阶级维新派也试图通过开国会立宪法削弱君权,实现民主,但遗憾的是失败了。而辛亥革命则成功的推翻清朝统治,为实现民主奠定了基础。请结合材料二,因此辛亥革命还有什么意义??
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也是辛亥革命的性质。?师:(出示材料三)这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请问这体现了辛亥革命还有什么进步意义??
生: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师:(出示革命英雄的照片)从1905年到1911年,革命志士们为了国家独立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无论结果成功与否,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缅怀与学习。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概括革命志士们的精神。?
生:革命志士的精神有为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愈挫愈坚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为实现民主共和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高贵品质……?
师:?习近平主席在中共19大报告中说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动荡年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革命志士舍生忘死,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什么??
????生:学生自由发言?
最后以习主席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