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理 想
流沙河
流沙河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生于1931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读书时,就是一个追求光明、酷爱文学的少年。他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十月读书会”,并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时他17岁,正在四川大学农化系读书。他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决计脱离它而独立生活,毅然辍学前往山区当了小学教员。1952年转入四川省文联搞专业创作。 1957年1月,流沙河、白航等四位年青诗人在成都创办《星星》诗刊。 “反右”开始,《星星》被指控为“反党刊物”, 1979年底,身穿破棉袄的流沙河又回到《星星》编辑部。他一边在复刊后的《星星》作编辑工作,一边勤奋地写作。22年的灾难,不仅没有使他消沉,反而使他的诗更充满激情,更深沉感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
--张华
志气太大,理想太多,事实迎不上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朱光潜
掌握下列字词:
离乱: 缀连:
脊梁骨 ( ) 船 舶 ( ) 洗濯 ( )
海天相吻 倔强:( )
可望不可即:
鬓发( )寂寥:( )
绝处逢生:
浪子回头:
变乱。
( zhuì )连接。
jǐ
bó
zhuó
jué jiàng
刚强不屈.
只能远远望见而不能接近.
bìn
liáo
静寂无声。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有了生路。
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痛改前非。
蜕( ) 饥寒: 远行
玷污( )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坚贞( )
功勋( )
碌碌终生:
tuì
diàn
pá
z zhòu
饥饿和寒冷。
强烈的不满和仇恨。
zhēn
坚定不变。
xūn
为国家建立的功绩。
一生平庸而无所作为。
一、整体感 知:
1、听读、欣赏。纠正读音,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2、朗读
研讨与赏析:
1、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① 采用比喻、顶针修辞;
②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③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起统领全诗的作用。
顶针:
以上句后分句或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前分句或开头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又称“联珠”、“蝉联”。 例如 :
<<井冈翠竹>>:“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针格由于词语间上递下接,首位蝉联,结构严谨,便于揭示事物严密透彻;抒发感情气势贯通,感情易于抒发的酣畅淋漓内部递相依存的有机联系.说理环环相扣,道理易于说的
2、第二节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能举例说明吗?
饥寒 温饱 文明:
离乱 安定 繁荣:
3、第三节的意思怎样理解?如何理解“珍珠链”、“脊梁骨”?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象“珍珠链”,推动历史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理想在提高
社会在进步
4、第四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
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这和《山》中哪些诗句相似?)
5、第五节大意如何概括?
使人积极乐观
使人斗志昂扬
使人永远年青
使人充满活力
理想给人以力量
6、第六节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你能结合实例谈谈吗?
7、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要想实现理想,必须付诸于实践。我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追求之后,在洒下数不清的汗水之后,获得的是一种理想实现之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8.为什么理想带来的荣誉是“副产品”?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8、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 什么是“大写的人”
“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
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9.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
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作用是什么
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
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
10、第10节所说“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什么意思?
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
11、该节中“可厌”“可笑”指什么?和上一节有什么关系?“蜕”可否换成“变”?
层进关系。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12.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
“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正晴”象征什么?该节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理想的意义(1)
历史意义(2、3)
人格意义(4、5、6、7)
人生意义(8、9、10、11)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结构:
难点理解下列语句:
1、“理想如……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有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3、“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4、“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讨论鉴赏
难点:理解下列语句
5、“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6、“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训练,显显身手:
1、仿写第一诗节,课上交流。
2、仿照下列句子,运用比喻,再写几个句子。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阳光的幸福是可以放出钻石般的光芒;森林的幸福是( );大海的幸福( ),而我的幸福则是( )。《理想》
一、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从多角度赞美理想,用种种意象,打种种比方,阐明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富有哲理性。鼓励我们要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目标,可能会遭受误解、挫折、甚至失败,但只要不懈努力,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理想之花一定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为了更好的领悟本诗,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1.整体把握全诗含义,弄清每一节大意。理清本诗的思路,把握本诗的结构。
2.仔细想一想,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揣摩本诗的思想内容,理解本诗的主旨。
3.细致品一品,体会本诗形象化的语言,领会本诗诗句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4.相互说一说,你树立了怎样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的?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的语言就好比画家笔下的线条或色彩,带有一定的灵动性。理解鉴赏诗歌,就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反复咀嚼这些诗句,细心揣摩诗人的心理历程。从准确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入手,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感悟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把握诗歌表现出来的主题。难点是如何理解在对理想的追求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几种结果。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二、初读感知:
【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倔强( ) ( )鬓发( ) 洗濯 ( ) 庸人( ) 船舶 ( ) 连zhuì( ) tuì( )变 哭qì( ) diàn( )污 zǔ zhòu( ) ( )
2.解词。
可望不可即: 寂寥(liáo):
洗濯: 绝处逢生:
玷污: 碌lù碌终生:
离乱: 倔强:
怨恨: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坚贞:
3.本诗作者______,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原名余勋坦,这首诗从多角度_______,告诉人们______的道理。“理想”一词贯穿全诗。
4.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探究本诗的脉络。《理想》共有12节,每一节主要写什么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建议:探究本诗的脉络,先要明白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在一起,才容易研究清楚,探讨明白。
三、自主探究
5.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课是一首哲理诗,其诗句含义十分深刻,要认真揣摩,反复品味,细致探究,悟出真谛。建议同学们精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依据自己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探究词句的含义。
首先,我们要学会在品析某诗句时善于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有针对性、探究性,便于理解。如对诗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的理解,我们可以提出“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等问题进行探究。
其次,对诗句的理解要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停留在诗句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诗句所蕴藏的深刻的含义。仍以上句为例,我们可以联系古今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的例子,也可以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例来理解:处境虽寂寥,但精神欢愉,心胸欢畅;毕竟有时遭误解,因而欢笑之中肯定有酸辛。
(1)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2)怎样理解“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句诗的含义?
四、合作交流
建议同学们品读本课优美的诗句,并背诵下来,以加强自己的语言积累。如本诗的第三节,我们要领悟其精妙的比喻,揣摩“珍珠链”“脊梁骨”的喻意;体会动词使用的精巧,探究“贯”“串”“照”的深刻含义。
【语言运用】
(1)关于形象 (2)关于哲理 (3)关于修辞
诗歌中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对比、连珠兼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要认真体会其作用:
6.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7.如果对“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可以用下面的语言“有的人胸无大志,怨天尤人,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日复一日慨叹蹉跎,虚度一生”——表述的话,那么请你试对“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作一表述。
8.谈谈学习本课受到的启发。
五、拓展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
脊( )梁 玷( )污 扒( )窃 诅( )咒
缀( )连 蜕( )变
2.解释加粗词的意义。
(1)洗濯________(2)可望不可即________
3.理解句意,按课文填空。
理想是________,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________,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________,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________,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________;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________。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________;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________。
理想是________,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________,载着你出海远行。
理想是________,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________,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________,
理想又是________。
4.如果对“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可以用下面的语言“有的人胸无大志,怨天尤人,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日复一日慨叹蹉跎,虚度一生”——表述的 话,那么请你试对“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作一表述。
5.请从本课中摘录两个最能引起你思考的诗句。
二、阅读理解
6.用典型事例解说下面的诗句。
(1)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2)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7.本诗从不同角度赞美理想,阅读下面的诗句并选择填空。
(1)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3)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4)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以上诗句赞美理想对不同人的意义的是第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当我走向宏伟的目标
[法国]维克多·雨果
当我走向宏伟的目标,
威胁我的事物冲我狞笑。
天哪,我的要求是正义的,
我争取的目标一定要达到!
无论可怕而残暴的六月,
无论叫骂,无论挖苦的嘲笑,
无论目光睥睨(p@n@)的波拿巴,
无论大海上吹来的狂飙,
无论以我为对象的仇恨,
任什么都不能使我动摇。
如果旧世界崩溃,它倒下的废墟
可能会压坏我,却无法使我折腰。
(1)联系流沙河的《理想》,和本诗意义相似的诗句有________。
(2)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是直抒胸臆,个别诗句的诗意表达得较曲折。“大海上吹来的狂飙”象征________。
(3)本诗表现了雨果为了反抗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________的斗争决心,(选择恰当的三个成语)刻画了一个________形象。
参考答案
一、1略2.(1)洗(2)靠近,接触 3.石 火 灯 路 温饱 文明 安定 繁荣 罗盘 船舶 闹钟 肥皂一种获得 一种牺牲4.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如果不热爱生命,珍惜一分一秒,到头来,只能是空悲切,灿烂的理想之花将化为泡影。5.(依个人的理解感受而定)
二、6.(1)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他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 呼:“成功了!”发明炸药这一理想使诺贝尔获得了成功,但也使他付出了很多,甚至几乎是生命。(2)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发明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的,他们的职业、岗位都很平凡,但他们有理想,并为之以顽强的精神奋斗不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载入了光辉史册,成了大写的人。7.(3)(4)((1)是谈方向(2)是谈物质条件)8.(1)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2)反动恶势力(3)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革命者的英雄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