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化学学霸小灶作业】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常见化学仪器 化学药品的取用(附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上化学学霸小灶作业】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常见化学仪器 化学药品的取用(附解答)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0: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常见化学仪器 化学药品的取用
核心·易错
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请判断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图1-3-1
[核心知识]
1.取用化学药品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做到“不触、不闻、不尝(三不)”。
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
[易错点拨]
量筒的正确使用:
图1-3-2
1.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
A.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B.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
C.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D.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药品随意拿出实验室
2.老师在化学实验课后总结并列举了一些做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C.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液体一般取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2019·贵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
图1-3-3
4.[2020·营口]
图1-3-4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图1-3-4
5.如图1-3-5所示,从试剂瓶中取用氯化钠(NaCl)固体、硝酸银(AgNO3)溶液,对应的取用仪器是( )
图1-3-5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图1-3-6
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正确的是(  )
图1-3-7
8.下列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图1-3-8
9.[2020·安徽]
化学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图1-3-9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图1-3-10
1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小于6
mL
B.大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确定范围
12.如图1-3-11所示,下列滴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图1-3-11
13.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再用10
mL量筒量取2
mL稀盐酸,加入该试管中。
图1-3-12
(1)正确读取量筒示数的方法:              
         ;若用图1-3-12中所示的方法读数,则读数的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实际量取的稀盐酸的体积将    (填“大于”或“小于”)2
mL。?
(2)碳酸钠与稀盐酸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14.[2020·广州]
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
(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    ,用    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
图1-3-13
(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1-3-13,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    
   ,
          。?
15.图1-3-14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五种仪器,按要求填空。
图1-3-14
(1)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填仪器名称)。?
(2)量筒的用途是用来量度        。?
(3)用完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因为酒精有    性。?
(4)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标签要朝向手心,以免 
。?
16.化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的存放符合规范的是( )
图1-3-15
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
[核心·易错]
× × × √ × √
[应考能力提升练]
1.D [解析]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D [解析]
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应该用手轻轻在容器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实验结束后,实验产生的废液需要集中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3.A [解析]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既可用于配制溶液,又可用作反应容器;酒精灯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热源,可用于给物质加热。
4.D [解析]
集气瓶需要盖玻璃片,所以为了防止气体逸出,需要在瓶口处磨砂;滴瓶的滴管与瓶子之间必须接合紧密,需要进行磨砂处理;广口瓶通常盛放固体,为防止试剂接触空气而变质,通常要将瓶口进行磨砂处理,使瓶塞与瓶子之间接合紧密;烧杯不需要磨砂处理。
5.D [解析]
取用固体可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6.D 
7.D [解析]
胶头滴管不能横放在桌面上,应放在洁净的烧杯内或试管架上;取用药品后,试剂瓶的瓶塞应立即盖好;实验结束后,托盘天平的砝码应放回盒内。
8.D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读数会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9.A [解析]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既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应竖直悬空于容器上方;胶头滴管在放置的时候,应保持胶帽在上,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能用胶头滴管搅拌。
10.A [解析]
向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实验室的药品有些有毒,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应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而图中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量取9.5
mL液体应用10
mL量筒,不能用100
mL量筒,否则误差较大。
11.B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
mL,俯视时读数偏大,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液体体积小于9
mL,所以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肯定大于6
mL。
可运用图示法来解本题(如图所示)。
12.C [解析]
使用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应先把胶帽内的空气挤出,再伸入液体中吸取,防止挤入的空气与试剂发生反应;不可用胶头滴管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将有残留液的滴管倒持,会污染药品、腐蚀胶帽。
13.(1)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偏小大于(2)有大量气泡产生
14.(1)倾斜 药匙(或纸槽)(2)将瓶塞倒放 应手持量筒,使量筒倾斜
[解析]
(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目的是避免药品沾到管口或试管内壁上。(2)瓶塞正放,会使试剂受到污染,也会使药品腐蚀桌面,正确的操作是将瓶塞倒放;量筒直立于桌面上,药品很容易洒出,应手持量筒,使量筒倾斜。
15.(1)烧杯 (2)液体体积 (3)挥发 (4)不慎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初高衔接拓展练]
16.D [解析]
碳酸钠是固体药品,不能放入细口瓶中,应用广口瓶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使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集气瓶口的玻璃片应光滑面朝上,毛面朝下。
常用试剂的保存:
(1)易挥发的物质需要密封于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如浓硝酸、浓盐酸、浓氨水等。
(2)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物质需密封保存。如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等。
(3)光照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需用棕色试剂瓶密封,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如硝酸银溶液、浓硝酸、过氧化氢溶液(也称双氧水)等。
(4)盛放的试剂不能与容器(包括瓶塞)发生反应。如氢氧化钠及其他碱性物质不能用玻璃塞(碱性物质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而使瓶塞不能打开)。
(5)固体物质盛放在广口瓶中,液体物质盛放在细口瓶或滴瓶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