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欣赏 跳圆舞曲的小猫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欣赏 跳圆舞曲的小猫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27 18: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
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
班级
地点
音乐教室
教师
课堂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图形谱在模唱主题、模拟乐器等参与活动中熟悉主题,了解作品曲式结构,并作出相应反应。2.感知并表现小提琴、响板的音色,能在响板参与活动中准确拍击出三拍子的强拍。教学重难点: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小猫的叫声(小提琴的滑奏)、木质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随着音乐正确敲击。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导入)(播放《跳圆舞曲的小猫》音乐)“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同分享美国著名作曲家安德森闻名世界的管弦乐小品《跳圆舞曲的小猫》!仔细听,仔细看作品分为几个部分?”二、重难点突破:一、完整聆听教师画旋律线
生:分为三个部分二、聆听作品第一部分
A
聆听主题音乐a
1】第一遍聆听——音乐中寻找猫叫
师“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在这段音乐中你能找到小猫的叫声么?如果听到请举起你的小手,我看哪位同学的小耳朵最灵?”
2】第二遍聆听——画旋律线
师“我看到每位同学都在用心的聆听着,那我也想来找一找,看看我找到的和你们的一样么?(师画旋律线)
师“小猫的叫声共出现了几次?”
生“八次”
3】第三次聆听——音乐中寻找“小猫叫声”的演奏乐器

“小猫的叫声使用一种弦乐乐器来演奏,会是谁呢?仔细听,用你们的动作来告诉我。”

.......
4】第四次聆听——师生模仿小提琴演奏
师:“小提琴可真了不起,用滑奏的方法模仿了小猫甜美的叫声。使音乐听起来是如此的流畅”。
5】哼唱主题(随琴演唱)
a师慢唱一遍
b师唱学生加入滑奏
c学生完整演唱
d变化速度演唱
e
看教师指挥演唱B
聆听a’1】第一遍感受——师画旋律线师“你们听,相同的音乐再次出现,但是却发生了变化”。
生“线条变粗了”
“力度加强了”
……2】第二遍感受——学生感受力度加强
师“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力度加强”
生“拍手”“拍腿”“跺脚”
……

“让我们用拍手的方式随着音乐来感受?”
师生(实践)
3】总结“这就是第一部分的音乐,有强有弱”
三、聆听作品第二部分
1】第一遍聆听——音乐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小游戏,你会拍皮球么?还有画直线呢?”
生通过手势模仿师“接下来让我们仔细聆听作品的第二部分,你会选择拍皮球还是画直线来表现呢?”
2】唱主题
a师慢唱一遍
b教师弹琴学生慢唱c学生分组唱
e
看教师指挥演唱3】第二遍聆听——听辨打击乐器师
“接下来仔细听,这几个强拍是用一种木质的打击乐器敲击出来的,是谁呢?仔细听。”生“双向筒”“梆子”“响板”“木鱼”
4】第三遍聆听——师生合作演奏
师“轻轻拿起我们身边的木鱼跟着音乐一起来吧”三、聆听作品第三部分1】第一遍聆听
师“这段音乐你们熟悉么?和哪段相似?”(第一部分)师“完全一样么?”生“缺少了强的那一部分”生“还多了小狗的叫声”(个别模仿)2】第二遍聆听——配狗叫声
师“那我们一起在音乐中去捕捉小狗的叫声,看那位同学捕捉的最为准确?”师生共同合作师总结“音乐就在一连串上行的、紧密的节奏中结束了。孩子们,这就是引起我们共鸣的安德森的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三、总结提升1】完整聆听“让我们静静地再次回味音乐”2】第二遍聆听——完整表现师
“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看得出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作品,那我们就跟着音乐奏响小提琴、木鱼,叫出可爱的狗叫声。”四、总结师“随着小猫可爱的叫声,我们今天的音乐课也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但是,我相信安德森的音乐会始终陪伴在大家身边。孩子们,再见。”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新意的音乐欣赏课,整节课充分落实了课标中表现领域的具体要求。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学生在参与中探究到了音乐欣赏的魅力。仔细品味成功之处源于以下几点:1、课前教师对学生学情分析比较到位,紧紧抓住了低段学生的显著特点——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爱唱、爱模仿、爱创编。2、课前对作品分析的比较到位,如:作品结构、主题旋律、主奏乐器以及第一、三部分的区别等。课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透露着教师课前所做足的功夫。3、课堂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无距离感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着老师的爱、老师在课堂中分享着学生的求知欲望。
参会人员点评
回味整节课堂,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在与学生变化方式演唱主题旋律时,由于没有任何器乐的辅助,所以学生音准演唱稍显逊色。在今后的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听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