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6课
指的是说“印欧语”的人,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
夫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希腊语,便取欧洲和印度
两词,构成“印欧语”一词。印欧人在体型上属于欧罗
巴人种,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名词解释——印欧人
印欧人驯养高大壮硕的马匹经常迁徙。
制造了轮式车——马拉战车。
2.印欧人的文明成果
3.迁徙概况
(1)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
(2)迁入区域: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3)特点:长期性,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4)方式:他们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欧人
赫梯帝国
(1)赫梯: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
4.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1285年,赫梯人与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爆发了卡迭石战役。赫梯王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古埃及
(2)波斯: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
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黑暗时代
城邦文明
(3)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4)印度: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1.过程
(1)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①中国北方:亚欧大陆偏北的地区,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贵霜帝国(55年—425年)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②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日耳曼人原居于多瑙河以北和莱茵河以东地区,以畜牧和打猎为生。3世纪以后,部分日耳曼人开始以雇佣兵的身份移居罗马帝国。
日耳曼人
你认为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社会生活状况的特点和原因分别有哪些?
(1)特点:正处在跨入文明时代的前夜,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2)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也有所发展;游牧经济的特性;获取财产及提升声誉的追求等。
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正处在跨入文明时代的前夜,塔西佗如此描述他那个时代日耳曼人的情况:如果他们的本土长年安静无事,那么很多高贵的青年就要自愿地去找寻那些正在发生战争的部落。一则因为他们的天性好动而恶静;再则因为他们在危难之中容易博得声誉;三则因为只有在干戈扰攘之中才能维持人数众多的侍从。
日耳曼人中,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容许彼此毗连。他们零星散落地逐水泉、草地或树林而居……
——[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等译《日耳曼尼亚志》
(2)3-6世纪
①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410年,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带领下攻陷罗马城。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
继西哥特人后,日耳曼人其他部落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境内。
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除了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②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
根据上述材料,想一想: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
么会发生转变?
提示:
(1)态度:最初阿图尔夫强烈要求消除罗马,毁灭罗马文化,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后来他的态度发生转变,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恢复罗马之荣光,复兴罗马文化并传诸后世。
(2)原因:主要原因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必将导致国不成国,而罗马法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③其他: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产生的影响
印度
中国
西欧
东罗马帝国(东欧)
西亚、中亚、中东、北非
时间
公元前后
3-6世纪
3-6世纪
7-8世纪
迁徙
民族
大月氏人
匈奴、鲜卑、羯、氐、羌
日耳曼
各部落
阿拉伯人
原有
文明
雅利安人文明
汉文明
希腊、
罗马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波斯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
文明的新发展
犍陀罗
艺术
唐文明
进入封建社会。
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代表的欧洲新文化
保存、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吸收了基督教文化。
融合伊斯兰教文化、希腊罗马文明和西亚传统文化,使阿拉伯文化日渐繁荣。
贵霜帝国时期的佛像
2.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例如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3)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一次大冲击,在对后者造成一定冲击的同时,也有利于两个世界的交流,特别是相对落后的游牧世界可以学习吸收先进农耕世界的文化。
课堂检测
1.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农耕民族交融,导致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属于这种文化区域的是( )
A.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希腊
B.古代西欧、古代东亚、古代希腊
C.古代中欧、古代东亚、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古代伊朗、古代东亚
A
2.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D
3.为了新月地带的城市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 )
A.解决粮食问题
B.经济利益驱使
C.传播伊斯兰教
D.商业活动需要
B
4.古代雅利安人诗歌《梨俱吠陀》记载,人是从普鲁沙巨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出来的:从口中产生出婆罗门,手臂产生刹帝利,大腿产生了吠舍,脚产生了首陀罗。据此可以推断出
( )
A.雅利安人盛行团结平等观念
B.雅利安人已经分化出现等级
C.印度宗教情愫已经非常浓厚
D.古代印度社会与生活的信息
B
5.由于人类身体上的局限,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印欧人是难以进行大规模集体性迁徙的。印欧人在迁徙过程中,最有可能依赖的运输工具是
( )
A.骆驼
B.马车
C.汽车
D.手推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