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
一、城市化的演进
1.概况
(1)路径: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作用: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1)世界城市化: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英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
(2)中国城市化: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城市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英、美、中近现代
不同时期城市化水平
探究一 英国早期城市化的特点
材料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姊妹,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特别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新兴工业城市迅速兴起,故有“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的说法。英国早期城市化进程完全是依据自由化市场力量实现的;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对外贸易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城市发展一方面使工业与人口布局在宏观上集中于几个有限地区;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则开始趋向分散,不断向郊区发展。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早期城市化的特点。
提示:特点:形成具有自发性;过程具有迅速性;外贸推动作用明显;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郊区化趋势明显。
探究二 美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内生作用为主的自我发展。美国城市化进程较少受外生的、偶然的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是源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②跳跃性与渐进性并存。美国城市化不仅与工业化同步,还与西部开发同步,具有渐进性、跳跃性的特点。
③要素的流动性以及人口分布的均衡性。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尤其是人口的流动最为明显。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1)原因
①城市的发展。
②建筑技术的革新。
(2)表现
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钢筋混凝土
1、居住条件的改善
2.城市服务
(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2)生活服务
①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
②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1.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历程:
(1)西方国家
①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2)中国
①近代: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②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环境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
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工厂沿河而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排进合流,造成城市水污染。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一)发达国家
2、贫富分化
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19世纪,城市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一)发达国家
3、交通拥堵
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
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一)发达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国家同样经历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2005年居住在平民窟的人口比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到62%,在南亚达到43%。人口的拥堵、贫富差距的悬殊,伴随的还有犯罪率的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课堂检测
1.城市化是一个人口聚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这一过程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列与近代世界城市化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圈地运动
C.工业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C
2.英国是近代世界上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实现城市化的判断标准是 ( )
A.城市的数量
B.城市的规模
C.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
D.城市人口的素质
C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下列能够体现城市居住条件改善的是 ( )
A.集中供暖和制冷的普及
B.图书馆、影院数量的增加
C.汽车数量增加
D.商场、超市纷纷出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