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1937年12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今日除投降外无和平,舍抗战外无生存,彼等实昧于大势,不知国家利害,此革命之所以未成功而以致于此也。”这可以体现蒋介石
A.建立统一战线的决心
B.希望国际力量支持中国抗战
C.谴责侵华日军的暴行
D.对中国抗战前途的思考判断
2.1936年11月,国民党当局以“危害民国罪”逮捕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等人,历史上称为“七君子”事件。七君子被捕前曾组织了
A.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全国各界救国会
3.某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认为:“这一发动是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刻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结果,是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这一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北平和平解放
4.如图是廖冰兄1938年所作漫画。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呼吁各阶级阶层团结抗战
B.强调提高武器装备水平的重要性
C.提升民众的抗日信心
D.揭露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事实
5.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6.1941年3月,在抗日民主运动中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国青年党
C.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7.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东北抗日同盟军
B.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宣扬“抗日反蒋”逐渐演变为“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这一变化体现出
A.中共党内右倾势力逐渐抬头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逐渐形成
C.工农武装割据实际上被放弃
D.国共关系从全面对峙走向了合作
9.1935年7月,毛泽东在讨论新形势下的土地政策会议上发言指出:“被没收的地主应仍分给他一份土地,使他能够进行生产”;张闻天也指出:“积极参抗日战争之地主不没收土地”,“一般地主应分得土地”。两人对土地政策的主张是基于
A.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全面抗战路线的现实需要
10.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提出:“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不论他们的党派、信仰、性别、职业、年龄有如何的不同,都应该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这表明
A.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B.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D.中共正式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11.蒋介石于1936年12月25日离开陕西做出了六项承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意味着
A.抗日救亡运动由此兴起
B.揭开国共由对峙到合作的序幕
C.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2.“‘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3.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驻守淞沪的国民党军队,奋起抵抗,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此国民党军队是
A.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国民党二十九军
D.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
14.“12月9日,数千名大中学生冲破重重阻挠,汇集新华门前向当局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示威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镇压,……这场运动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这场运动
A.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D.表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15.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6.如图是某时期的“中日攻防示意图”(局部)。对该图所反映史事陈述正确的是
A.日本步步进逼,蓄意发动“华北事变”
B.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C.八路军成功设伏,取得平型关大捷
D.李宗仁率军血战,围歼日军一万余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战争狂热是其政府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灌输、实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日本各大报社成立时,曾经对国内外大事有过比较客观、真实的报道。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与职业操守,站在了极端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成为侵略战争的助推者。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法西斯体制的建立,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舆论控制。在极端民族主义、专制政治的压力下,新闻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政府扩张政策的传声筒,难以做出具有独立判断的报道。日本新闻媒体由于背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侵略战争的帮凶,这个教训值得吸取和牢记。
——摘编自史桂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新闻报道与战争狂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危害。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兄弟们!
大家起来!
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
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
——《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材料二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地向全国宣布:(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
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
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
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延续?
有什么变化?
(2)有人认为,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创造性地处理了它所面临的复杂的矛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你是否同意?
请概要论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今日除投降外无和平,舍抗战外无生存,彼等实昧于大势,不知国家利害,此革命之所以未成功而以致于此也”可知,蒋介石面对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抗战形式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革命没有成功的原因,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体现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的决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力量,排除B项;材料没有谴责侵华日军的暴行,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夏,沈钧儒等爱国民主人士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剿共,遭到了国民党当局迫害,出现了“七君子”事件,D项正确;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是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成立的上海反帝统一战线组织,与“七君子”事件无关,排除A项;东北抗日联军直到1936年12月才建立,排除B项;“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等人”与1933年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属于“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他们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也符合材料内容,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北平的和平解放是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它胜利结束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地区,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题干关键词为“1938年’’,此时正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漫画中,日本军国主义者试图拔起中国这把刀,却被刀刃割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合漫画中的语句“中国人是不能屈服的”可知,该漫画宣传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心。故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项;材料与装备的高低无关,排除B项;D项不是漫画的主旨,排除D项。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排除A项;一·二八事变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些主张团结抗日的中间党派结成的政党联盟组织,于1941年3月,在重庆成立,因此D项正确;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A项排除;中国青年党在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法国巴黎,B项排除;中国国家社会党成立于1931年,C项排除。故选D。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于1933年在华北北部察哈尔组织部队进行抗日斗争,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反蒋”到“联蒋抗日”的过程,说明这一时期民族矛盾的重要性提升,也说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逐步形成,B项正确;“中共党内右倾势力逐渐抬头”与材料反映信息相反,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实际上被放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合作,以西安事变为标志,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
9.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1935年7月,毛泽东在讨论新形势下的土地政策会议上发言指出:‘被没收的地主应仍分给他一份土地,使他能够进行生产’;张闻天也指出:‘积极参抗日战争之地主不没收土地’,
‘一般地主应分得土地’”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两人对土地政策的认识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故C正确;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任务未改变,故A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后,故B错误;全面抗战路线是抗战爆发后,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故D错误。
10.A
【详解】
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因此中共中央宣言中提出联合一切抗日力量,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斗争,故答案为A项;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排除B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排除C项;1937年洛川会议中共正式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排除D项。
11.B
【详解】
根据“蒋介石于1936年12月25日离开陕西做出了六项承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可得出这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由对峙到合作的序幕,B正确;A项是九一八事变后,排除A;C项始于七七事变,排除C;D项是在1937年,排除D。
1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全境沦陷始于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A项符合题意;1936年西安事变时,东北全境沦陷已有数年,B项错误;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非东北全境沦陷的开始,C项错误;发生在徐州会战期间的台儿庄战役并非东北全境沦陷的开始,D项错误。
13.A
【详解】
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日本侵略,迫使日军三易主帅,A正确;八路军是中共的部队,驻防地不在淞沪,排除B;二十九路军在北平反抗日军,排除C;三十三集团军驻防地不在淞沪,排除D。
1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在新华门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掀起了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项正确;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是九一八事变,不是一二九运动,A项错误;一二九运动是大中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B项错误;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一二九运动,D项错误。
15.A
【详解】
从时间信息可得出这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A项正确;BCD项时间是1935、1936、1937,排除。
16.B
【详解】
材料中出现卢沟桥,结合史实可知该图是七七事变,中全面抗战的开始,故B正确;图片所显示信息不是华北事变,故A错误;材料信息与平型关大捷无关,故C错误;材料所示不是徐州会战,故D错误。
17.(1)原因:日本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的灌输;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对外扩张;日本媒体的鼓吹;法西斯体制建立;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2)危害:破坏了新闻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加速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剧了世界的动乱。
【详解】
(1)原因:根据“日本国内战争狂热是其政府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灌输、实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可得出日本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的灌输,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对外扩张;根据“日本各大报社成立时,曾经对国内外大事有过比较客观、真实的报道。”可得出日本媒体的鼓吹;根据“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法西斯体制的建立”可得出法西斯体制建立;根据“在极端民族主义、专制政治的压力下”可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2)危害:根据“日本新闻媒体由于背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侵略战争的帮凶,这个教训值得吸取和牢记。”可得出破坏了新闻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根据所学可得出加速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剧了世界的动乱。
18.(1)延续:以抗日为中心。变化:由反对国民党变为联合国民党。
(2)同意。说明“坚定性”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任何私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说明“灵活性”和创造性”观点: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对象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策略和中心任务,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详解】
(1)延续:根据“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得出以抗日为中心。变化:根据“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结合所学得出由反对国民党变为联合国民党。
(2)同意。说明“坚定性”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谋任何私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说明。说明“灵活性”和创造性”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中国共产党国内形势的变化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策略和中心任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等进行说明。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