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1.下图是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节选),为此我国开展的一项运动及其目的分别是
A.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政权
B.农业合作化运动;为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C.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
D.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以上内容出自某份中共中央编制的五年计划的指示。该时期可能是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A.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较快地提高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D.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5.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又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6.如图是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图甲到图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的出现
B.经济恢复的影响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行
7.1950年之后,为了寻求安定的生产场所,上海出现了大批内迁的工厂企业,如《文汇报》2月7日报道称:“最近本市准备内迁的有二十几个厂,已完全确定了的是信和纱厂和全昌正记火柴厂,在劳动局已经成立劳资笔录。”这一情况的出现源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国际环境的恶化
D.经济恢复的需要
8.中国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也开始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艰苦征程。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社会变革,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彻底摧毁了旧的思想基础
C.改变了政治和社会结构
D.彻底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
10.下表反映了
1952-1957年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其得益于
A.农业合作改造
B.重点发展农业
C.全面土地改革
D.农村改革开放
11.1953年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又在农村地区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次变革的相同点是
A.变革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B.变革后确立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C.变革后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D.变革后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推动作用
12.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国营机构经营的商品种类,扩大私营商业经营的商品品种”,“反对资本家不承认工人必要的民主权力,又要纠正工人对资本家提出的过高要求”等,这些措施
A.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B.体现了公私合营的策略
C.目的在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13.195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提出开展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运动。12月全市131家工厂提前完成全年产值计划或利润上缴计划,同时第四季度也出现了病假和缺勤、工伤事故增多,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由此可见当时劳动竞赛
A.激发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B.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存在片面强调劳动强度等问题
D.促进国企改革提升经济效益
14.“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共投资7664亿元,其中的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而基本建设投资中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又把工业基本建设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这投资方案
A.适应了当时的国情
B.推动了社会性质变化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
15.1952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重庆一零一钢铁厂职工给毛主席的信”,其中写道:“我们的工厂两年多来已发生根本变化。生产瘫痪状态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烟囱不但全部冒烟,新的烟囱也不断树立起来了”。这折射出当时
A.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B.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三大改造成果显著
D.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形成
16.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的开展
D.人民公社的普及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48年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孟泰回到鞍山炼铁厂担任配管组副组长。当时,配件和材料奇缺,又无处购买。他带领广大工人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捡了成千上万个零件,建成了著名的“孟泰仓库”,没花国家一分钱。1959年,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孟泰经反复思考,提出将高炉循环水管路由并联式改为串联式方案,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威胁的情况下,孟泰组织5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在鞍钢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孟泰精神”。
——摘编自杨晓陶《孟泰:工业战线的老英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这一方面来说,只是一个加工厂。”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保障民主权利制定了哪些政治制度?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列举两条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题干“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可知,反映的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商品粮及工业原料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中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农村建立起来,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属于分散经营,排除A项;大跃进、人民公
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与“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可知,此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为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时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尤其是1953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一五计划强调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建立了中国历史不曾有过的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政权,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①②③④均正确,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全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材料叙述的是国家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加强了国家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统一调配,适应了当时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国家统购统销政策不是加快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排除A项;统购统销政策并不能快速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排除C项;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B项。
5.C
【详解】
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万隆会议后“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与“脚踏两只船”相符,故C项正确;“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材料中的“万隆时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与材料中的“万隆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五大国会议是指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项。
6.D
【详解】
图甲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中心分布图,图乙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分布图。“一五”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企业建成投产。联系相关地理知识可知,图甲到图乙的变化符合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的变化,即“一五”计划的实行,故选D项;“大跃进”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排除A项;经济恢复是在一五计划之前,没有促进工业中心分布的变化,排除B项;三大改造主要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根据材料中“为了寻求安定的生产场所”可知,新中国面临国际环境的恶化,故选C;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的召开是在1956年,排除B项;根据“为了寻求安定的生产场所”可知这一情况的出现是源于国际环境的恶化,而非经济恢复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正确;《临时约法》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排除A项;《中华民国宪法》颁布于1916年,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产物;《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9.C
【详解】
依据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封建专制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封建思想文化依然根深蒂固,AB两项错误;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并未彻底改变所有制形式,D项错误。故选C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1952到1957年,我国乡村粮食产量和农林牧渔总产量都有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方面,推行农业合作改造,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重点”发展农业,排除B项;到1953年春,除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排除C项;农村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变革后的土地所有制性质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正确;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后确立的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太高,严重超越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故ACD错误。
12.A
【详解】
由材料可知,政务院要求“扩大私营商业经营的商品品种”“反对资本家不承认工人必要的民主权力,又要纠正工人对资本家提出的过高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民族资本家的政治要求,也体现了对他们的适当照顾。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使得国家财政经济在1952年底得到根本好转,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A项;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在1950年还未开始,故排除B项、C项;题干做法主要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不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D项。
13.C
【详解】
材料“12月全市131家工厂提前完成全年产值计划或利润上缴计划,同时第四季度也出现了病假和缺勤、工伤事故增多,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体现的是当时劳动竞赛一昧的追求速度,劳动强度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生产的积极性,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丧失,A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不符合当时的史实,B排除;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提升,D排除。故选C。
14.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基建,在基建投资中,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一投资方案基本符合当时国情,A正确;社会性质变化是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的,排除B;重点发展重工业并未超越方式生产力水平,排除C;方案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比例失调,排除D。
1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截止到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2年7月”“烟囱不但全部冒烟,新的烟囱也不断树立起来了”可知当时国民经济得到恢复,A正确;B是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排除;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C排除;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D排除。故选A。
16.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可知,1953年---1956年,我国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故B正确;1953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内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是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只涉及三大改造,故A错误;“大跃进”的开展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故C错误;“人民公社的普及”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标志,故D错误。
17.
(1)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设备落后;“一五”计划的实施;中苏关系恶化。
(2)贡献:保障器材需求;攻破技术难关;恢复和发展鞍钢的生产。
【详解】
(1)时代背景:根据“当时,配件和材料奇缺,又无处购买”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设备落后;根据材料中孟泰从事钢铁工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五”计划的实施;根据“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苏关系恶化。
(2)贡献:根据“他带领广大工人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捡了成千上万个零件,建成了著名的‘孟泰仓库’,没花国家一分钱”得出保障器材需求;根据“孟泰组织5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得出攻破技术难关;根据“1959年,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孟泰经反复思考,提出将高炉循环水管路由并联式改为串联式方案,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得出恢复和发展鞍钢的生产。
18.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一届人大。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列举任意两点)
【详解】
(1)制度:根据材料一中“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为保障民主权利制定的政治制度有,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一届人大上制定的。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举措主要有,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或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按照要求列举以上任意两点即可)。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