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连届生选择题突破辅导课件(19)(大纲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连届生选择题突破辅导课件(19)(大纲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1 17: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实验探究与常见题型
1.(2010·西安名校联考一)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列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解析:根据单因子变量原则,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要保证甲、乙离子的浓度相同。
答案: C
培养液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2. (2011·青岛模拟)甲、乙两图为真 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由一个核糖体完成,转录产物有信使RNA、转运RNA
和核糖体RNA三种,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发生了碱基配对,但是碱基互补配对
方式不同,转录过程中有T和A的配对,翻译过程中没有。
答案: B
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3. (2010·杭州质检)下图是11种昆虫A~K的栖息环境特性(Y轴)与其取食植物(X轴)的关系图,图中Y轴中点连线(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环境的昆虫有两种
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
C.昆虫G较H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H较G食物种类多
D.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种类比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芽的少
解析:根据坐标图看,偏好阳光充足环境的昆虫有E、F、G三种,故A错误。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的昆虫仅为J、H两种,故B正确。以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为食的昆虫有H、I、J,以十字花科植物花芽为食的昆虫有A、B、C、D、F、G,故D正确。
答案: A
4. (2011·厦门质检)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甲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CO2和酒精。乙条件下,通过计算可得有 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5,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5。丙条件下产生的ATP不是最少 的,最少的是甲,甲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丁条件下,因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一样多,只进行有氧呼吸,所 以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 D
5. (2010·莆田质检)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酶B比酶A活跃
B.酶A存在于唾液中
C.酶B的最适pH是1.8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在不同的pH环境下两种酶的活性不同,酶B的最适pH是6,pH是5时两种酶的活性相等。唾液呈碱性,酶A不可能存在于唾液中。
答案: D
6. (2010·南通二模)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答案: 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细胞是吞噬细胞、b细胞是B细胞、c细胞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d细胞是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效应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而d细胞不能,d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 (2010·盐城二调)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若细胞Ⅰ是胰岛A细胞,其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则物质N为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故 ①错误;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中枢相联系,它们之间不能直接联系,故④错误。
答案: C
8. (2010·东北名校联考二)一同学将下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
解析:根据甲乙图分析,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B选项图形最相似。
答案: B
9.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研究光照强度影响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放在相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
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
C.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D.用带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B项,斐林试剂鉴定的还原糖要多些,否则效果不明显。 C项,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没有损坏仍能维持体温恒定,而体温的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切断两者联系,则体温感觉没了。 D项,病毒的培养只能在活细胞内。
答案: A
10.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解析: A项, 15N也能标记蛋白质,此法不能弄清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项, H2O 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项,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而不是DNA,另外还需用 32P标记DNA 作对照,实验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答案: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