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5.《搭船的鸟》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6 13: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搭船的鸟
【教材简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学情分析】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体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将故事编创得具体、完整。
【教学难点】
能够将童话故事编创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师:课前咱们首先来欣赏一张图片吧,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
(1)我看到了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正在坐船。
(2)我看到了河上有一条小木船,船头的小木桩上还停留着一只小鸟。
2.这只小鸟长什么样儿呀?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描述一下
预设:这只小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羽毛是翠绿色、翅膀是蓝色的。
3.你观察得真细致。你喜欢这只小鸟吗?
4.这是一只什么鸟呢?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你们,谁能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呀?(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预习课文得知的。)
5.对于翠鸟,你们了解有多少?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6.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师简单讲解,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打算干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7.范写时强调“搭”的读音及书写:“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右下“合”字撇捺要舒展,“口”稍扁,不要漏掉“口”上面的横。
二、自主朗读、疏通词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的了解(我知道了我和母亲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天下着小雨,船夫还披着蓑衣、翠鸟长得比鹦鹉还漂亮、翠鸟是个捕鱼能手、翠鸟很聪明,还会搭“顺风车”......),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师出示要求: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桌、老师,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主朗读情况:
(1)依次出示生字词:
①母亲 外祖父
指名读
谁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爸爸就叫外祖父)
②鹦鹉
指名读,相机强调“鹦”是后鼻音,出示拼音,再指名读。
请观察两个生字,想法儿记住它们的字形。
生交流预设:“鹦、鹉两个字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旁,而左边的部分都是它们的读音.....
师适时点拨这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鼓励学生利用形近字比较、熟字加偏旁等多种记住生字。
师出示鹦鹉的照片,生看图读词。
③翠鸟、羽毛
鹦鹉已经很漂亮了,有一种鸟比鹦鹉更漂亮,是谁呢?(相机出示翠鸟一词及图片)
翠是什么颜色?(绿色)是的,一般纯度较高的绿色,我们称之为“翠”色,那绿色的柳树叫——生:翠柳;绿色剔透的玉石叫——生:翠玉。翠玉在玉石里是最好的绿色之一。那绿绿的柏树叫——生:翠柏。
而小鸟的羽毛是绿色的,我们就叫它——生:翠鸟。
当然,翠鸟因为种类的不一样,有的羽毛是翠绿色,还有一些是翠蓝色。
同时出示“翠鸟、羽毛”两词,生对比记忆“翠”“羽”两字:减一减(翠-卒=羽)
这么美的羽毛、这么可爱的样子,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吧——齐读:翠鸟、羽毛。
④沙啦沙啦地响
小雨从天而降,淅淅沥沥;大雨落到地面上,哗啦哗啦;而当雨点儿打在船篷上,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相机出示词组:沙啦沙啦地响)
多么清脆悦耳的响声呀,咱们想象自己就呆在船舱里,听着头顶的船篷上有雨点落下,一起模仿一下——齐读:沙啦、沙啦。
这个“啦”字是个多音字,有时读轻声,比如:好啦,行啦。
“响”字是一个——生接答:形声字。
细心的同学已发现了,“响”字右边是个“向”字,左边一张口,表义。
谁为“响”字组组词?指名答(响亮、响声、很响...)
再一起扮演小雨滴,来读读这个词组。(齐读)
⑤捕 嘴 吞
能愿意当当小老师,领读这几个生字(指名领读)
有什么好方法迅速记住这几个生字吗?
预设:
生1:记偏旁,“嘴、吞”都与口字旁意义相关。
师:那口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咽、喝、吃...)
生2:借助动作可以记住“捕、吞”两字。
那你来表演一下吧。(生演示)
生3:借助“吞”的字形记住它,上面的“天”字像一张张开的大口,而“口”字则是食物,一下子把食物给吞进去了。“捕”字右边的部分看起来则像一张大网,将鱼儿等其他小动物都给捉住了。右上角的那一点,看起来就像是网子的锁扣一样。
生4:还有组词法,如捕可以组词捕兽、捕鸟;嘴可以组词大嘴、嘴巴;吞可以组词吞下、吞咽。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咱们可以通过造句,在运用这几个字的同时,不仅熟悉它的义,还记住了字音字形。
相机出示句子:翠鸟一下子冲进水里开始捕鱼啦,它一会儿就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停留在船头,它一口就把小鱼吞了下去。
谁能读得又正确又流利?(指名读)
一起读句子、认字词吧。齐读。
⑥出示“悄悄地”
别看翠鸟捕鱼的动作凌厉敏捷,可它来到船头时,可是轻轻地、悄悄地(出示词语),谁也不知它停在船头有多久了。想象着它的动作,女同学们读一读。
“悄”字和谁长得很像(相机出示:俏、捎)
指名辨别组词,相机出示词语,齐读。
集中出示词语
文中的生字词现在排排站好,我们再一齐和它们打
打招呼吧。(男女生读、齐读)
(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搭、亲、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等特点,看看在书写的时候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聚焦“翠、嘴、吞”三个生字,并指名三位同学板写生字,其也同学进行书写评价,教师适时进行修正与范写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相机圈出相应部分:
“翠”上面的“羽”要写得稍扁且竖钩变竖画,下面“卒”的中间部分要紧凑,另外最下面的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
“嘴”左边的“口”,右边上半部分的“此”写得略扁而宽;
“吞”上展下收,上面的“天”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则要写得扁而阔。
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指导临写三个生字,同时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检查书写情况,及时予以书写强调指导。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三、整体感知、认识翠鸟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每段话的意思。
2.学生读书思考,交流思考结果,师适时予以点拨归纳:
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母亲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
第2自然段写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
第3自然段写小鸟引起了“我”的好奇;
第4段写小鸟捕鱼本领很高;
第5自然段写母亲告诉“我”小鸟是一只翠鸟。
指导学生试着根据每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用简单的话讲清楚即可,师再次补充归纳(主要写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初遇了这次可爱的翠鸟,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搭船的鸟》,走近这只胆大聪明的小鸟。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复习生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去看望那只可爱的翠鸟,两手空空去看它可不合适,不如给它准备点小礼物,它最欢吃什么呀?(鱼),那咱们就去捉几只鱼送给它吧。
(出示课件:捕鱼认词语)
2.出示翠鸟的图片
它非常喜欢我们的礼物,开心地和我们打招呼呢。(出示翠鸟的图片和播放叫声)不过,它还想考考你们,它想
问问大家,围绕翠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呀?能简单地概括一下主要内容吗?
指名说(主要写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3.过渡引入:又通过了考验,翠鸟已深深地喜欢上你们了,那我们也多多了解一下我们的这位新朋友吧。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先找出描写翠鸟样子的段落,看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走近翠鸟
1.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读圈画,试着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鸟样子的
词语和句子。
(2)根据学生的朗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样子美)同时引导他们再读文段,看看这段话中作者先总写了美丽,之后重点抓住了翠鸟样子的哪一方面特点来写的。
(3)学生继续交流,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段话主要是抓住了翠鸟的颜色来写的。
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都写了翠鸟哪些地方的颜色。师适时圈画关键词并归纳板书:羽毛、翅膀、嘴巴 ,标红“比鹦鹉还漂亮”一句并同时出示翠鸟以及鹦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色彩美(板书:色彩鲜艳),并与鹦鹉进行对比,体会其“漂亮”的特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美。
2.学习第一段
过渡引入:孩子们,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河面上行驶的
小船上,你都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①引导学生认真、正确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似乎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②学生读书想象,全班交流(似乎看到了雨下得很大,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响......),教师适时出示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看到的、听到的相关描写,体会雨下得很大。同时抓住最后一句体会船夫在雨中摇橹十分吃力的样子。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读出画面感以及“雨大”的特点。
3.学习第三段
谈话激趣:雨停了,“我”看见一只美丽的鸟儿站在船头。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你会有什么想法?
(1)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
生1:咦?这是什么鸟呢?怎么会这么美丽?
是的,刚刚我们已经见识了它美丽的样子,因为它浑身都是鲜艳的色彩。
生2:它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呀?我怎么没有注意到?
雨太大了,你确实没有注意到。
生3:我要是能把这只鸟带回家,让它天天陪伴我该有多好啊!师:确实是一只人见人爱的鸟儿!孩子们,课文中的“我”跟大家的疑问差不多,小脑瓜里一连冒出来三个问号。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自己的疑问语气。
(2)(出示第3段),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强烈的疑问语气。
(3)讨论交流:当你读到第3自然段时,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交流,师适时引导他们体会“我”善于观察思考的特点。
4.学习第4段
过渡: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还有一个本领呢,孩子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翠鸟的“本领”是什么。
(1)学生交流(捕鱼),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第4段,边读边思考,看看这段话中作者抓住翠鸟捕鱼时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学生思考交流,师归纳板书:动作快、技术高,同时引导学生再读这段话,看看自己都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翠鸟捕鱼动作快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圈画关键词语并板书:冲、飞、衔、站、吞。
(3)引导学生说说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都是动词),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这几个动词中体会翠鸟捕鱼技术也很娴熟。捕鱼动作的神速,以及抓住“一下子”“没一会儿”这些词组,让学生感受到翠鸟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捕鱼、吃鱼动作,动作快
(4)情境表演:指名表演翠鸟捕鱼的过程,师生评价,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抓四个动词体会动作“快”的特点。
适时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深感知。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注意强调几个动词。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第5段),看看“我”是如何了解关于翠鸟的知识的。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告诉我”这句话,懂得学习不一定都来自课本,还有其他的途径(如观察自然、询问他人等)。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我”豁然明白的感觉。
6.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朗读,注意读出翠鸟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文中的“我”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翠鸟的感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板书:爱动物)
引导学生想象人和鸟共搭一船的画面,接下来的故事会怎样(翠鸟会继续站在船头捕鱼,一直到“我”下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从画面中体会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同时体会“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补充板书:爱自然)
2.教师小结:正因为人不伤害鸟,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与可爱。更因为鸟不害怕人,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做个爱鸟爱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会遇见很多美好的瞬间。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五、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嘴——红色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美丽
(翠鸟)   翅膀——蓝色
一下子 本领高
没一会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