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父亲、树林和鸟
【教材分析】
课文并没有直接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是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人与鸟是那么亲密无间,领略人与自然的融洽,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本课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情
1.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草丛是蟋蟀的家,学校是孩子们的家,那孩小鸟的家在哪里呢?(课件展示:小河、蓝天、草丛、校园等图片)
2.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
请你用“我喜欢鸟儿,因为——”说话。(板书课题)
3.我们今天也将在课文中接触两个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十分喜爱鸟儿。
二、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1.读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最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
2.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留意预习时划出的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交流容易混肴的字音和难写的字形。
交流检查学习情况。
①出示会认的字。
黎
凝
畅
瞬
猎
②指名认读。强调“凝”的读音。
③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④出示会写的字。
⑤指名认读。强调“蒙”的读音。“鼻”和“猎”的部首及字形。“翅”的笔顺。
⑥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朗读、勾画、标注。读通顺、正确。
4.交流朗读,评议。
5.结合同学老师的发言,纠正读音。齐读课文。
6.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结束):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
死、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要求会写字的识记。
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了。
3.词语练习: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规范的书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
2.回顾课文,说说文章的重要内容。
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
齐读课文,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感悟,有感情朗读
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1.体会“最喜欢”“一生”流露出父亲怎样的情感。
2.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对树林和鸟喜爱的感情之深呢?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
看的仔细。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父亲:“林子里有不少鸟。”“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
我:“既没有看见一只鸟,也没有听到一只鸟叫。”“仔细找,却没有找到晃动的叶子。”
提问:父亲为什么能发觉林子里有不少鸟,而我却什么也没看见?这说明什么?(扣住“父亲看得仔细、很爱鸟、对鸟非常的熟悉和了解”说即可。)
想象:
①父亲在看时的神态和动作。(学生描述完之后,填空补充句子“父亲(
)地站在那儿。”,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神态“凝神静气”,动作“像树一般兀立”。)
②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我心里想些什么?此时我脸上的表情回事什么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最终落实到“茫然”并理解意思。)
4.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读出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闻得认真。
①指名读父亲说的话。从父亲的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树林里为什么会有鸟味?怎样才能闻到鸟特有的气味?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都是父亲长期观察和亲身体验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是父亲爱鸟的具体体现。)
②有感情的朗读7---10自然段。
☆听得快活。
我为什么说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候便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候。想知道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吗?(出课件)
☆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听了父亲的话,我的心情为什么”沉重”,又由衷的感到高兴呢?
教师小结:
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爱)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方面: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内容感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4.你还搜集到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5.教师总结:
父亲对我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对树林和鸟的谈话,是人和大自然的真情告白,是父亲对大自然深深的爱。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它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片断练习:以“天上的云变化多端,形态万千。”为开头写一个片段。
2.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看
鸟动
仔细
父亲
闻
鸟味
认真
爱鸟
听
鸟歌
快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