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6 20: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材简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我们的学生大多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不了解,可以适当介绍。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二、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1.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朗读、安静、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5.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3)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六、板书设计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
团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