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标目标】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新课导入】
材料1: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2: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年6月11日~9月21日)
引言:
戊戌变法的思想领袖是康有为,政治领袖是光绪皇帝,谈“百日维新”自然要从他们两人谈起。康有为(1858一1927),广东南海人。祖父康赞修,官至连州训导;其父康达初,官任江西补用知县;从叔祖康国器,护理广西巡抚,曾经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十一岁时父亲去世,跟随其祖父修学文史,“频阅邸报,览知朝事,知道了曾文正(曾国藩)、骆文忠(骆秉章)、左文襄(左宗棠)的事迹,从而慷慨有远大志向。”康有为少有大志,又聪明好学,勤于思考,抱负远大,自视甚高。“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量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广东与西洋通商较早,西方影响远较内地为大。康有为亦得风气之先,在钻研古代典籍的同时,两游香港,搜购大量西学书籍,“自是大讲西学,尽释故见”。
1、经过:
(1)理论准备:1891—1895年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①内容:《新学伪经考》阐明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树为改革家,从
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
②作用:为变法维新奠定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解说:
传统观点认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不科学,但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现代学者多指出,康有为的这些观点不但使维新派内部产生裂痕,也引起了洋务派的不满,从而消弱了维新变法的力量。比如古文经学家章炳麟即章太炎(被人称为章疯子的革命派、为邹容的《革命军》做序、《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国学老师)曾经是《时务报》的编辑,积极参与维新变法。但由于《时务报》宣传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引起他的不满,结果双方互殴,章炳麟退出了《时务报》。同样的原因,张之洞其实是《时务报》的大老板,给予维新派大力支持。但由于《时务报》宣传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张之洞最终决定派自己人接管了《时务报》。从此,在维新变法中,洋务派与维新派就分道扬镳了。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1:“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患。”
——康有为
材料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犹如思想界的一大飓风,《孔子改制考》则如火山大喷火,二书给中国死寂的政坛和学界造成极大震荡,这使康有为成为维新运动众望所归的旗手。”
材料3:陈旭麓先生说:“维新派把从西方学来的种种东西全都挂到了孔子的名下。于是,孔子面目全非了。维新派们以为,这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做法……但顽固派、洋务派最不能容忍的,恰恰是这种‘狂悖骇俗,心怀叵测’的‘野狐禅’。……颇有时誉的洋务领袖张之洞,则因维新派自改正朔,以孔子纪年而断然中止了同他们的一度合作,从此各奔东西。……他根本就不承认康有为那个孔子。”翁同龢也是读了《孔子改制考》才幡然改变了对康有为的态度。
——任世江:《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4:康有为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叱咤风云,两肋插刀,万死不顾,应该说很值得我们钦佩、效仿和学习。但是康有为的治学我不敢苟同。康有为的治学基本上是带着一种工具论的色彩,也就是完全把学术作为政治的附庸和工具。他提出的孔子改制、刘歆造伪,这两点从学术本体的立场来看,都站不住。孔子改制的不成立,刘师培有过非常坚实的批驳。刘歆造伪说,风行一时,特别严重地影响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胡适、钱玄同、顾颉刚这些人对于《左传》、古文经学的一些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路新生:历史学应当揭示人性的复杂
(2)序幕:
1895年4月“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分析哪一个材料对“公车上书”的有何不同?哪一个更真实?为什么?
材料1: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从挽回,却不收。?????
——康有为《我史》(流亡日本所著自传体回忆录)
材料2:光绪帝虽于四月初八日批准《马关条约》,但督察院并没有因此而拒收公车们的上书……从四月初六日到四月十五日,督察院代递了31件公车上书,其中初八日、初九日、十一日都有代奏……因此,我以为,康有为在各省公车上书的热潮中,组织了联省公车上书,……由于四月初八日光绪帝已批准条约,初九日已来人甚少,联省公车上书的行动自然中止。督察院没有拒收上书,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投。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据内廷档案等)
(3)开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4)结束: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9月28日,“戊戌六君子”未经审判被杀于菜市口。
2、影响: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材料:“戊戌变法有一千一万条缺点,但毕竟是一次改革运动,其意义有三点:第一,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改革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是一次爱国主义运动;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很重要的思想启蒙、文化启蒙和政治启蒙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杨天石
解说:戊戌人士激进变法的失败,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政治两极化过程。一方面,这这场变法引起了以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他们以情绪化的方式,更为顽固地坚持"祖法不可变"的立场。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进入了权力中枢,并进而强化了朝野本来就存在的非理性的排外主义势力。他们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革命排满"从此成为日益强大的政治思潮。清王朝充当中国变革的主导者的可能性,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这种两极化过程使中国未来的命运,将由此充满了更多的变数。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萧功秦
3、败因:
材料1: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材料2:
认识到这种挑战,感到不变法不成的,只是士大夫阶层和统治集团中的少数人。多数人仍旧只顾自己眼前利益,因循苟且。而没有文化的广大民众虽然痛恨洋人,却根本不知变法维新为何物,继续浑浑噩噩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中国仍是个重农主义的国家,社会中也不存在一个有着自己经济和政治要求的“第三等级”,既没有改革的社会经济动力,也不具备改革所需的社会和思想基础。所以变法从一开始就是由统治集团和士大夫阶层中的少数先进分子发动的运动,先天不足,后天又失调,失败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刘忆江《袁世凯评传》p232
①客观:维新派的实力弱小,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②主观: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对袁世凯和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政治经验,没有战略眼光。)
解说: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戊戌政变发生后,与维新派走得很近的张荫桓也被捕入狱。由于英国公使的干涉,免死远戍新疆。在押解途中,“观者数万,咸呼曰‘看大奸臣!’”还有的人议论纷纷,说从这老头子的面相打扮看,富贵已极,为什么还不知足,竟然想做皇帝呢?众人异口同声要求将他杀了省事。在他们眼中,张荫桓就是康党,康党就是谋朝篡位想当皇帝的乱党狂徒。那时顽固派造谣“康有为进红丸,谋弑皇上”原属无稽之谈,却在城乡不胫而走,传得沸沸扬扬。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两则材料对戊戌变法败因的认识有何分歧?你怎么看?
材料1: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维新派缺乏经验,没有战略眼光。1898年时,光绪帝只有28岁。此前他没有经过任何政治历练,始终在宫廷中生活。康有为40
岁,梁启超25
岁。他们都没有做过官,没有任何官场履历,更不用说执政经验了。因此,他们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他们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既得利益群体的冲击和影响。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皇帝支持,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他制造的理论也有失检点。
——任世江:《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政治情况,排除了借变法以救国的可能性。不仅康有为激烈的变法不可能,即使翁同龢、张之洞等温和派所鼓吹的有限改革亦属不可能。皇朝体系(充斥着个人恩怨和党派冲突、苦于行政的无能与腐败,加上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正一步步地走向崩溃的末路。它无法提供有利的条件来完成任何对自身有积极利益的事;变法这剂特效药无补于垂死的王朝。
——萧公权:《翁同龢与戊戌维新》
二、义和团运动
引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先;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神发怒,仙发怒,一同下山把道传;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法真言;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1、背景
①根本:《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直接: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解说:“我们今天来看,大部分传教士是抱着真诚的传教理念的,他们多数人是很善良的,对于中国的现代教育、现代医学贡献很大,甚至连中国的地质水文,他们都进行了很细的分析、分类,他们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作。这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一种途径,对中国实现近代化起了大作用。但是洋教与中国固有的文明礼俗,发生过不可避免的冲突。”
——田川著:《晚清外交四十年》P43
材料: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镇压了康梁改革派,为了防止后者东山再起,慈禧曾动过废黜光绪帝之念,但列强既出于维护其在华利益的私心,也确实在价值观上同情变法,因而明确地干涉清朝的内政,阻止废立图谋,慈禧不得已改为立守旧派控制的储君“徐篡大统”。而国内改革派舆论则在列强支持下抗议清廷“名为立嗣,实则废立”。这就是“己亥建储”。这一切严重激化了慈禧的反西方情绪。但是她又不敢公然与列强决裂,于是希望借“民心”来为她火中取栗。而义和团就是她选中的工具,“义和团之所以在那么短时间里迅速发展成长,除了官方的纵容、默许、支持外,也与官方试图将他们‘官方化’有关”。
——
秦晖:关于义和团
2、经过:
①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②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3、评价:
(1)积极: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消极: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
解说: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对开明官绅,维新派人士,义和团更是明言打杀,要“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师徒,均不饶放”。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你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材料1:“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2:在1900年夏秋列强如果真的要瓜分中国,若以当时中国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实行瓜分时机,义和团和清政府是不能加以阻止的,只是各国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态度限制了事情的发生,这显然不能说明是义和团的功劳。当时俄国占领满洲,心满意足,若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据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领山东,中国实无力加以阻止。但因其它列强大有意见而不能实现。英国不愿法国进据云南和日本占据福建;日本不愿德国古领山东;各国对于英国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美国反对一切瓜分之举:其它国家对俄国占领满洲也不同意,列强会因此发生无限纠葛。
——李英荃《重新解读义和团运动》江汉论坛2004年第九期
p110
材料3: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不应该把义和团运动提到很高的正面位置,因为它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只有迷信,没有科学,只有封闭,没有开放,其组织明显含有邪教性质,并不具有进步意义。唯一可以嘉奖的地方在于它敢于反抗和敢于跟洋人作对的精神和勇气,但其手段和方式是不可取的。
——李英荃《重新解读义和团运动》江汉论坛2004年第九期
p110
3、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解说:义和团运动源于近代中国的反洋教斗争。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民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却陷入盲目排外的泥潭。当时,正直戊戌政变之后,顽固派控制了清政府,慈禧预谋废掉光绪,但却遭到了外国人的阻挠。慈禧恼羞成怒,便想寻机报复列强。宣扬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恰好可以为其所用。
2、经过:
①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②1900年6月10日,经清政府同意,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500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保卫使馆,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解说:西摩尔这个大混蛋,不走陆路,却率军走铁路,结果铁路被清军和义和团破坏。西摩尔还是坚持走铁路不走陆路,他选择了边修铁路边行军。这个西摩尔可谓是英国人古板的最好证明。边修铁路边行军的这支部队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不断骚扰和攻击,损失惨重,被迫撤回天津。事后统计,500人中死亡62人,受伤228人,而义和团和清军阵亡三四百人。这就是后来被我们反复宣扬的“廊坊大捷”。
③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6月19日的御前会议上,得知列强要求慈禧归政光绪,恼羞成怒的慈禧对12国宣战,派兵围攻使馆,同时命令地方率兵北上勤王。6月26日,东南各省宣布“东南互保”。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
解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④1900年8月14日,慈祥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次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解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出兵10万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民族危机的加深——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赏析: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京城,印入眼帘的是八国联军蹂躏后的惨景,都城残破不堪,除宫殿外,无一幸免,列强只承认亲庆王奕劻和他这两位全权大臣的住处为中国所有。其实,就算是这两个地方也分别由日本和俄国军队把守,他们不过是受到礼遇的俘虏而已。在这种景象下,议和结果可想而知。在议和台上,李鸿章竭尽最后的力气,与列强在保留慈禧的问题上抗辩,最终李鸿章保住了慈禧的命,但是面对巨额的赔款,他已经没有办法。1901年9月7日,积劳成疾的李鸿章代表清王朝签订了又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中国赔款总额为4.5亿两白银,列强们说“中国四亿五千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回电“应准照办”。在签字回来之后,李鸿章给朝廷上的奏折中写道:“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这时他又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西医诊断为微血管破裂。”李鸿章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假托友好,一直把他护送进京的俄国人还站在床头逼迫他在沙俄强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78岁卒于北京贤良寺。李鸿章临终前就吟下了这首绝命诗。
李鸿章临死前所吟出的绝命诗让人看了不禁垂泪。李鸿章这个自诩“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在他临死前所吟出的诗句却是极度的悲哀和无奈,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中兴名臣”对大清帝国岌岌可危局面的担忧之情。
1、《辛丑条约》的内容
①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②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④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⑤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2、《辛丑条约》的危害
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②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③《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本课小结】本课的重点是戊戌变法的影响和败因、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和评价、《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视野拓展】多种史观看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
史观
主要观点
革命史观
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现代化史观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文明史观
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和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加快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全球史观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社会史观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发生了重大变化。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