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6 15:48:4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物质的变化
浙教版
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的结构不变
化学变化
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蒸发水
电解水
新知讲解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
宏观
微观
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
(如:光合作用、燃烧)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实质: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物质发生变化时所伴随的现象。
在你如何知道小羊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如何感知到的呢?
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如何认识它们变化的规律呢?
新知讲解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
观察几个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
融化
擀面
碾药
榨汁
折纸
形状和状态发生了改变
新知讲解
生成了新的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观察几个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
发酵
生锈
酿酒
腐烂
气味、颜色、温度发生了改变
新知讲解
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产生了哪些变化?
物理变化
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
颜色、气味发生改变,产生气体
化学变化
产生气体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磁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活泼性、稳定性等
4.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决定
(1)区别
①变化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重在“变”
②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联系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体现
决定
体现
动词
形容词
新知讲解
判断下列属于什么变化还是什么性质?
A、铁易生锈
B、把铁块磨成铁粉
C、铁易变形
D、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E、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F、铜锭抽成铜丝
G、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H、煤可燃烧
I、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新知讲解
物质变化的证据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铁丝弯折
木工家俱
证据:(1)形状改变
弯曲状态
长直状态
书柜
木头
观察现象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步骤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新知讲解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干冰升华
河面结冰
固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证据:(2)状态改变
新知讲解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钢铁熔化
冷水烧开
烧红的铁
高温
室温
高温
室温
高温
室温
证据:(3)温度改变
新知讲解
树叶变黄
硝酸铅和碘化钾溶液混合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Pb(NO3)2+2KI=PbI2↓+2KNO3
生成黄色沉淀
黄色
绿色
黄色
无色
证据:(4)颜色改变
新知讲解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你认为哪支试管里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哪些证据支持你的推断?
蒸馏水
碳酸钠
澄清石灰水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证据:(5)产生沉淀
新知讲解
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物质仅仅发生形状、状态、大小等的改变,
属于物理变化;如果在变化的过程中,常
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
产生沉淀等形式产生新的物质,可判断为
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
物理变化的发生,而物理变化发生时不一
定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新知讲解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
根据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用途
硫酸铜晶体
加水溶解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晶体
能溶于水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鉴别含OH—的溶液
决定
体现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新知讲解
硫氰化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
硫氰化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
在盛有
10
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活动
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依此,硫氰化钾溶液有何用途?
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
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FeCl3
+3KSCN
=
Fe(SCN)3
+3KCl
新知讲解
硫酸铜会使鸡蛋清发生凝固聚沉(蛋白质变性),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思考与讨论: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可以将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作为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做干燥剂
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新知讲解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有新的物质生成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形状、状态、颜色、温度的改变,产生气体、沉淀,pH变化等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决定
体现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
A
.鸡蛋变臭
B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
.碘加热升华
D.
西瓜榨成西瓜汁
A
2、电子消毒橱中的臭氧发生器在消毒过程中,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
氧气和臭氧都属于单质
C.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分子数目不同
D.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刀裁玻璃
B.爆破拆除楼房
C.石墨棒作电极
D.不锈钢用于制作炊具
B
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于作导线
A
课堂练习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5.下面八种性质分别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决定
体现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物质的变化
教案
课题
1.1
物质的变化

1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与区别。
方法与过程目标:
1.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2.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验寻找物质变化证据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发现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如何认识它们变化的规律呢?
通过小羊的视频导入,让学生理解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你能看到燃烧使坚硬的干柴变为木屋,甚至变为灰烬;你能听到火焰发出的嘶嘶声;你能闻到烟味;你能感受到燃烧放出的热量;你甚至还能品尝到烧烤后的熟食。】
这个过程中许多物质发生了变化,而你能感知到的只是这些物质发生变化时所伴随的现象。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自然界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云中的水汽有时会凝结变成雨水落下;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观察几个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像水的三态变化(如云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水落下)汽油挥发、冰雪融化、水果榨汁、块状固体研磨成粉末状等过程,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观察几个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成了新的物质】
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像酿酒、发酵、食物腐烂、钢铁生锈等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参考视频: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思考与讨论
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铁丝被绕成各种形状是物理变化,煤矿自燃、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的结构不变;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的变化实质宏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可能改变(即分子的种类不变)宏观:有新的物质生成
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即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外观特征状态、形状等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区分依据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加快七下我们所学,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
(1)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2)常见性质分类: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磁性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活泼性、稳定性等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4.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变化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是正在进行着的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重在“变”,因此变化往往用动词表示;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性质往往用“能”“不能”“可以”“不可以”“会”“容易”“难”等文字描述。
(2)联系: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内因,而物质的变化则是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探究物质的变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等,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由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观察现象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步骤。
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物质仅仅发生形状、状态、大小等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如果在变化的过程中,以沉淀、气体、变色等形式产生新的物质,可判断为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而物理变化发生时不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形状、状态、颜色、温度的改变,产生气体、沉淀,pH变化等。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1)形状改变】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2)状态改变】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3)温度改变】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4)颜色改变】
活动: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你认为哪支试管里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哪些证据支持你的推断?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因为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5)产生沉淀】
注意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例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
如通过观察硫酸铜晶体,我们可知它是蓝色晶体;将其溶于水,又观察到晶体慢慢溶解;能形成蓝色溶液,说明它具有能溶于水的性质;再在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蓝色絮状沉淀,说明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性质,我们可以鉴别含OH-的溶液。
活动:在盛有
10
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依此,硫氰化钾溶液有何用途?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思考与讨论: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可以将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作为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做干燥剂】
硫酸铜会使鸡蛋清发生凝固聚沉(蛋白质变性),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即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观察、归纳
观察、归纳
思考,强化理解
根据微观结构分析
对比分析
回忆旧知,与新知联系
了解区别与联系
思考解答
读图依次分析
动手实验,分析实验
了解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实验活动
分析用途
思考解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的能力
指导分析
简介区别与联系,强化理解
新旧知识结合,形成体系
介绍区别与联系。
介绍
指导解答
引领分析
指导实验与分析
介绍注意事项
介绍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指导实验活动
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铁丝弯曲
B.吹肥皂泡
C.食物霉变
D.电灯发光
2.(2017浙江湖州)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冰雪消融
B.干冰升华
C.煤矿自燃
D.核能发电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B
)
A.玻璃刀裁玻璃
B.爆破拆除楼房
C.石墨棒作电极
D.不锈钢用于制作炊具
4.(2018·长沙)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于作导线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形状、状态、颜色、温度的改变,产生气体、沉淀,pH变化等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并利用物质变化的规律造福人类。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