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1
七年级
语文
上册
17
动
物
笑
谈
第一课时
作者:康拉德·劳伦兹
题解:“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层次。(重点)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及批注的读书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郑振铎的《猫》中感受到了作家对待生命的自我反省意识。而当一位科学家研究小动物时,他又会怎样对待它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世界吧!
作者: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建立了现代动物行为学。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作品: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等。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重点字词
鹦鹉(
)
温驯(
)
禁锢(
)
虐待(
)
神采奕奕(
)
余晖(
)
嚎声(
)
收敛(
)
咒骂(
)
蹿(
)
蹒跚(
)
匍匐(
)
yīnɡ
wǔ
xùn
ɡù
nüè
yì
huī
háo
liǎn
zhòu
cuān
pán
shān
pú
fú
词义解读
嗔怪: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需索:
神采奕奕:
蹒跚:
对人表示不满。
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索取,求取。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腿脚不方便,走路缓慢。
精
彩
课
堂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我和哪些动物的故事?
2.细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我和水鸭子的故事,我和鹦鹉“可可”的故事。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1):写“我”研究动物行为科学不被人理解。
第二部分(2~9):写“我”在做水鸭子实验时,为探求真理而充当小凫的“妈妈”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写“我”与黄冠大鹦鹉“可可”相处的怪诞经历,以及大鹦鹉的“恶作剧”。
精
彩
课
堂
学习策略:默读课文、自主概括
3.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并归纳大意。
4.文中有哪些
“逗笑”的趣事呢?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点、勾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和水鸭子:
和皇冠大鹦鹉“可可”:
作者在公共场合学母鸭叫,和母鸭一样引领小鸭子。
趣事一:可可到处追寻“我”。
趣事二:可可咬扣子的恶作剧。
趣事三:可可把线缠到树上。
5.从文中找一件你感兴趣的事,简要复述一下。
要求:复述时突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精
彩
课
堂
步骤三
本课小结
文章通过记叙“我”和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生动地描绘了“我”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生活情境,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爱心和渴望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心情,以及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精
彩
课
堂
动物笑谈
可可的故事
水鸭子的实验
累人的差事
暗自得意
到处寻找“我”
恶作剧
玩毛线
亲密无间
步骤四
板书设计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神采奕奕
原委
羞怯
麝香
B.怪诞不经
柠檬
禁涸
嗔怪
C.大相经庭
温顺
鹦鹉
需索
解析:此题考查本课容易出现书写错误的生字词。A选项中没有错误注意“神采奕奕”的写法;B选项“禁涸”应为“禁锢”;C选项“大相经庭
”应为“大相径庭”。
A
步骤五
课堂练习
2.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那只大鸟对我恋恋不舍,似乎我是他的亲人。
B.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C.小牛以为它的叫声像自己的母亲。
解析:本题是对比喻句的考查。判断是否是比喻句关键不是有没有比喻词。只有“B”选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B
1.
摘抄文中你印象深的语句。
2.
仔细观察一种或几种小动物,并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
步骤六
作业布置(共13张PPT)
17
动
物
笑
谈
第二课时
1.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学习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动物。(重点)
2.体会文章中心,了解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他对动物行为科学工作的执着与热爱。(难点)
七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单元
1.文章第一段第一句话有何作用?
点明题旨“笑”,引起下文“我”与动物的笑谈。
2.作者为什么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因为作者想解释存在自己心中已久的疑问,猜想和假设往往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假设需要实验证明。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步骤一
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3.为了“探求真理”
,“我”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时,干了哪些不同于常人的事?
(1)学母水鸭的叫声;
(2)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蹲着走;
(3)不断续地叫唤;
(4)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
(5)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1.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
“我”专注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其实“我”的疯正好体现了“我”对动物研究的疯狂、执著与忘我的精神。
步骤二
研读探究
体会精神
2.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小鸭出壳后,我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这些小鸭子就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学习策略: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结合课文旁批及思考题。大声朗读传神语句。
3.你如何看待劳伦兹和动物间的趣事,你对他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4.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专注、忘我、执著
5.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哪些精神?
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学习策略: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摘录旁批,小组交流。
1.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
语言诙谐幽默,
充满了调侃的意味。
步骤三
欣赏片段
品味语言
2.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略带夸张的细节描写,点明了“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的原因。
3.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的美丽,渗透着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1.概括本文主题。
本文通过叙述“我”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几件趣事,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平等共处的心境、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
2.学习完这篇文章,作者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作者与动物朝夕相处,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善待生命就是带着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建立起人与动物平等共处的和谐关系。(善待生命、敬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
步骤四
主题探究
给人启示
找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古诗词名句。
成语: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狐假虎威、鸡飞蛋打、鸡犬不宁、鸡毛蒜皮、羊肠小道、金戈铁马、万马奔腾、亡羊补牢、千军万马、画蛇添足、鱼龙混杂、虎虎生风、虎背熊腰、牛鬼蛇神、牛刀小试、鼠目寸光……
古诗词名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步骤五
拓展延伸
积累感悟
步骤六
总结反思
布置作业
1、查找一些濒危动物的资料,并与同学们交流,面对这些濒危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
2、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你与动物之间有趣的故事。
同学们,学习了本文后,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以谈谈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动物的伤害,让我们共同保护人类的好朋友。
1.总结反思
2.布置作业
动
物
笑
谈
水鸭子的疑问
观察水鸭子
饲养大鹦鹉
认大白鹅为母
我成为“母亲”
做母亲不容易
观光客的惊异
我“解放”了鹦鹉
鹦鹉对“我”很依恋
“我”喊回大鹦鹉
鹦鹉咬掉衣服扣子
鹦鹉把毛线缠在树上
热爱动物
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和谐相处执着投入
专注忘我
步骤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