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6 16: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与苔藓植物相比较,蕨类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原因是(  )
A.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B.用孢子进行繁殖
C.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D.植株矮小,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2.根毛细胞适于吸水的主要特点是(  )
A.细胞大
B.细胞质多
C.细胞核大
D.液泡大
3.一个豆荚中种子的粒数起决于(  )
A.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B.受精极核的数目
C.花粉里精子的数目
D.花中雌蕊的数目
4.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
①食物来源
②氧气来源
③空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海带营养丰富,是我们常吃的食物,下列对海带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海洋中
B.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多细胞构成
6.某校在扩建过程中移栽了一批垂柳,工人在移栽柳树时,去掉了大部分枝叶,其目的是(  )
A.降低柳树的光合作用
B.减少柳树的呼吸作用
C.减少柳树的蒸腾作用
D.增加柳树的吸收作用
7.关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所有的植物而言,非单子叶植物即是双子叶植物
B.双子叶植物有双受精现象,单子叶植物则不存在
C.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属于直根系
D.双子叶植物的胚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胚子叶是一片
8.根的生长主要与下列哪组结构有关(  )
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关于观察桃花结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朵桃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组成的
②雄蕊里面有卵细胞
③桃花子房内有很多个胚珠
④桃花的花药呈淡黄色
⑤桃花有雄蕊一枚、雌蕊一枚
⑥桃花子房内的胚珠是白色的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④⑥
10.“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叶片脱色和检验淀粉分别用的物质是(  )
A.清水,氢氧化钠
B.酒精,碘液
C.光纸,清水
D.同位素,石灰水
11.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Ⅲ阶段种子的鲜重显著增加
B.Ⅰ、Ⅱ阶段种子的干重显著减少
C.第Ⅲ阶段种子的胚根已发育成幼根
D.第Ⅲ阶段种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
12.为了促进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增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种植密度
B.减少二氧化碳含量
C.间作、套种
D.大量浇水施肥料
13.储存在粮仓里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温度较高
C.缺少阳光
D.缺乏营养物质
14.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有(  )
①表皮透光不透水
②有气孔能进出气体
③有叶脉运输物质
④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⑤叶子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
B.可以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D.通过呼吸作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平衡
16.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某天竺葵叶片甲经100℃烘干后称重为a克,到黄昏时再取同株位置大小、形状都和甲相同的叶片乙,经同样处理后称重为b克,则最可能的结果是(  )
A.a=b
B.a<b
C.a>b
D.不确定
17.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B.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我国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合理
D.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活的植物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19.某人种植的玉米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生长缓慢,这种症状可能是缺乏(  )
A.含铁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氮的无机盐
20.将原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照下,CO2的吸收相对量的变化如图所示,CO2的吸收相对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在B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在C点时只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在AB段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D.植物在CD段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21.提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城乡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
D.移风易俗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22.(11分)如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①将来发育为植物体的 
 ;③ 
 将来发育为植物体的茎和叶。
(2)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 
 ,为玉米种子的萌发提供丰富营养成分的结构是[ 
 ] 
 。
(3)玉米种子的最外层⑦ 
 ,所以我们常说的玉米种子实际上是玉米的果实。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的子叶 
 片,玉米种子的子叶 
 片。
23.(13分)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在校园农场种植菜椒,同时观察栽培及生长过程,并进行记录。请你参考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前期的资料查询,活动小组选择在春季进行栽培,并对菜园中的土壤进行翻土、浇水,定期施肥等操作。这些操作满足了 
 、 
 、 
 的条件,使种子更易萌发。
(2)一周过后,幼苗陆续破土而出,开始旺盛生长。一个月后,菜椒进入开花期,白色小花伫立在枝丫间,煞是可爱!开花时,雄蕊上花粉粒散出并落到雌蕊柱头上,这个过程就是 
 ,在经过 
 过程后,花逐渐凋零,花瓣、雄蕊等干枯脱落,但是 
 开始逐渐膨大,最终发育成为果实。
(3)又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几周后小菜椒终于长大了,切开其中一个,发现其内部密密麻麻有很多种子如图2所示,推测这与雌蕊中[ 
 ] 
 (填图中的序号和结构名称)的数量有关。
24.(16分)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 
 (甲或乙),其活动强度最强的时间为 
 时。
(2)引起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 
 。
(4)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和最少的点分别是图中的 
 、 
 (用字母表示)。
25.(18分)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A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0℃
B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0℃
C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0℃
D
50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20℃
(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 
 ?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和 
 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 
 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 
 (填“没有”或“有”)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A;
2.D;
3.A;
4.C;
5.B;
6.C;
7.D;
8.B;
9.D;
10.B;
11.B;
12.C;
13.A;
14.C;
15.D;
16.B;
17.C;
18.A;
19.B;
20.D;
21.C;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22.根;胚芽;④;子叶;⑥;胚乳;果皮和种皮;种皮;胚;2;1;
23.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传粉;受精;子房;3;胚珠;
24.甲;11;光照;强;N;M;
25.温度;A;C;充足的空气(或氧气);光照;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