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1课内容的延续,地球表面复杂的地形地貌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其内部构造直接影响着地壳运动。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是理解第3课地震和第4课火山喷发成因的知识基础。为帮助学生完整建构地球内部构造的认知,教材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逻辑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1)整体认识地球从表层到地心的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2)具体了解地壳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3)通过地壳运动直观认识岩石弯曲的原因,形成科学解释;(4)动手制作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进一步增强对地球的整体认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有初步的认知,知道地球内部有岩浆,有时喷出会形成火山爆发,知道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但对于地球的三个圈层以及地球内部结构会引起地壳运动,引起地球表面的变化缺乏深入理解。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了岩石的相关知识和观察方法,初步知道地壳有岩石,但并不清楚地壳岩石的分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影响的认识,加深对岩石构造和成因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2.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个探索活动对地球内部结构建立整体认识,理解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难点:基于对地球结构的认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材料准备】
贴有标签的多种岩石、放大镜、30cm细线、红黄蓝三种超轻黏土、尺子、实验记录单、视频。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展示地球地形地貌图片、尔塔阿雷火山口介绍。
教师:我们上节课推测地球表面的形态与地球的构造有关。
你能说说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吗?(板书:地球的结构)
学生:地球内部有岩浆、是热的,压力大的。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图片对比展现了从地球外部形态到地球内部结构的延伸学习,火山口图片提示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猜测。
2.探索
任务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师: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地球的内部结构》,完成实验记录单上的任务一。
①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哪几层?
②不同圈层的平均厚度分别是多少?
③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交流:①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从外向里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②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地幔为2865km,地核为3400km。③不同的圈层的组成物质不同;④地核温度最高……
设计意图:视频资料内容丰富,包含了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厚度、组成物质,质量占比等等,动态化的呈现比起纸质资料更为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也为之后的探索活动做好知识铺垫。
任务二:地壳的组成
教师:视频中提到地壳是由不同的岩石组成的,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圈层成为岩石圈。那地壳是由什么岩石组成的呢?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①阅读课本24-25页,找出以下每种岩石对应的岩石类别。
②用手摸、用放大镜观察各类岩石,连线相应特征或补充。
③结合岩石的成因,你能找出不同岩石特点与成因之间的联系吗?
资料展示:
教师引导:不同的岩石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联系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学生动手实验,交流想法、汇报。
(板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设计意图:学生在四下已接触学习过岩石,对岩石的观察、研究和描述都不陌生。学生在进行上述活动过程中,找寻与成因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岩石构造和成因密切关联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关于岩石、地壳组成的认知。
任务三:地壳的运动
教师提问: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地壳是会发生运动的。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得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
请带着这两个问题观看视频《地壳运动》。
学生:①岩石圈下层的软流层会流动,推动了地壳运动。
②可能会产生地震或火山喷发,产生高山、裂谷等地形地貌。
教师:观看微课,思考:用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表示不同的岩层,你能解释一下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吗?
学生: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使岩层收到挤压,发生了弯曲。
设计意图:视频、图片相结合展示地壳是在运动的,地球内部也是运动的,挤压是使岩石发生弯曲的一种方式。此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意识,不仅对第一课中地质公园弯曲的岩层做出科学的解释,也是后面两课的知识积淀。
任务四:制作一个地球模型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有三个圈层,现在我们要利用超轻黏土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鸡蛋模型来制作吗?为什么?
学生:不可以,因为地幔的厚度没有像蛋白一样一端很厚,一端又很薄;地球形状不像鸡蛋那样一头尖一头圆。
教师:那你认为制作模型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要知道每个圈层捏多大,就要知道每个圈层的厚度。
教师提问:那我们从活动一就知道圈层的厚度,可能按实际的厚度来制作模型吗?要怎么做呢?
学生:可以把厚度全部缩小。
教师提示:如果地核厚度为0.5cm,那么地幔和地壳的厚度应为多少呢?
学生:根据换算,地幔:0.4cm,地壳:0.0023cm(薄薄地一层)。
教师追问:地核厚度指的是地核的半径还是直径?制作的地核应该多大?
学生:指的是半径,地核应该是1cm大的球形。
学生:观看微课指导视频,动手实验。
学生展示作品,分析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过比例尺,因此在学生能说出缩小数据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地核厚度缩小后的合适数据。如果有困难,师生可以一起在Excel上计算出地幔和地壳的厚度,同时提示相比之下地壳只有0.0023cm,实在太薄,不好测量,因此要求只需薄薄一层。微课引导学生用小刀切开地球,借助模型对原形进行观察、研究与认识。
3.研讨
资料:1970年,前苏联为科学研究,在科拉半岛打下一个超深钻孔,其深度为12262m,至今保持世界最深钻井记录,低头看深不见底。
教师追问:现在我们知道地壳在不断运动,也制作了地球内部的模型,但是目前人类能钻出的最深的洞也只12km,不能亲自去探寻地下是什么样子,那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有哪些现象或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学生:是运动的,因为岩浆是涌动的,才会带动地壳运动,发生地震或者火山喷发,而地壳运动又改变了地形地貌。
设计意图:“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求学生能说出理由,设置此问题来检验学生是否对地壳运动有了充分的理解。
【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说明】
以上图片和文字均为打印。
实验记录单
班级:
姓名:
任务一:观看视频,完成以下填空。
你的新发现:
任务二: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阅读课本24页,找出以下每种岩石对应的岩石类别?
2.用手摸、用放大镜观察各类岩石,连线相应特征或补充。
资料展示
形成原因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高温高压下,原本的岩石成分和结构发现变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