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
知识集结
知识元
氢气的燃烧实验
知识讲解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3.验纯的方法: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4.氢气的燃烧(点燃之前先进行验纯)
氢气+氧气?????
水??????????
现象: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
例题精讲
氢气的燃烧实验
例1.指出如图1所示中的实验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这一变化过程.
实验现象: ??????
请用语言描述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如图2所示)
是如何变成水分子的? ???????????
.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例3.航天所用的燃料之一是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很难液化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物质的分类
知识讲解
一.物质的分类
二.概念
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面有一种是氧元素了)。
3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题精讲
物质的分类
例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例2.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
???????
B.
???
C.
???
??????
D.
?
A.A
B.B
C.C
D.D
例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电解水实验
知识讲解
电解水实验
(1)实验图
(2)反应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
(3)实验现象: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并且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正极的2倍。
(4)正.负极气体的检验:
①
带火星的木条放到正极方试管口,木条复燃,结论:氧气
②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结论:氢气
(5)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例题精讲
电解水实验
例1.图中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气。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___。
?
例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是( )
A.aL
B.1.5aL
C.2aL
D.无法确定
例3.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的
例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
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
气;B试管里产生 ??
气;二者体积比为 ??
.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
来检验,现象是 ??
.
(3)写出产生A、B
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
.
(4)A试管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属反应类型 ??
.该实验说明,水由 ??
组成.
例5.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软硬水
知识讲解
一.硬水和软水
1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分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蒸馏.煮沸。
例题精讲
软硬水
例1.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B.蒸馏可除掉水中所有杂质
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软水
D.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
例2.2016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地球表面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除去所有杂质
例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
A.加热蒸发
B.加肥皂水
C.测导电性
D.观察颜色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练习2.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练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练习4.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是( )
A.aL
B.1.5aL
C.2aL
D.无法确定
练习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的
练习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填空题
练习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
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
气;B试管里产生 ??
气;二者体积比为 ??
.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
来检验,现象是 ??
.
(3)写出产生A、B
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
.
(4)A试管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属反应类型 ??
.该实验说明,水由 ??
组成.
练习2.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
,可以用 ??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可以用 ??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
?
练习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__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
A.
氟属于金属元素
????
B.
氟的原子序数是9
????
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练习4.图中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气。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木条进行检验?_____
_______。水的组成
知识集结
知识元
氢气的燃烧实验
知识讲解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3.验纯的方法: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4.氢气的燃烧(点燃之前先进行验纯)
氢气+氧气?????
水??????????
现象: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
例题精讲
氢气的燃烧实验
例1.指出如图1所示中的实验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这一变化过程.
实验现象: ??????
请用语言描述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如图2所示)
是如何变成水分子的? ???????????
.
【答案】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用手触摸烧杯,有热感;
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解析】
题干解析:根据氢气燃烧的知识可以知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用手触摸烧杯,有热感;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故答案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用手触摸烧杯,有热感;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水是纯净物,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电解水的装置中原来没有空气,不需验纯;氢气难溶于水,故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际上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例3.航天所用的燃料之一是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很难液化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氢气很难液化,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
物质的分类
知识讲解
一.物质的分类
二.概念
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面有一种是氧元素了)。
3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题精讲
物质的分类
例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就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但是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如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出氧气,但是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
C.氧气跟某种物质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例如氧气和铁、水反应生成的铁锈就不是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物,故此选项正确.
例2.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
???????
B.
???
C.
???
??????
D.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该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该图片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故B错误;
C.该物质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是混合物,故C错误;
D.该物质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且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D正确;
?
例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纯净物中按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与化合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其中化合物中又可分为含氧化合物等,有图示可以看出①应该是单质②应该是化合物,利用以上的关系解决此题.利用这些信息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可知:③是含氧化合物其包含氧化物,故④是氧化物.
电解水实验
知识讲解
电解水实验
(1)实验图
(2)反应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
(3)实验现象: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并且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正极的2倍。
(4)正.负极气体的检验:
①
带火星的木条放到正极方试管口,木条复燃,结论:氧气
②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结论:氢气
(5)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例题精讲
电解水实验
例1.图中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气。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___。
?
【答案】
(1)甲的装置简单(2)检验产物方便(3)增强水的导电性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了(5)氧、氢(6)用燃烧着的木条
【解析】
题干解析:将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各有优缺点,甲连接简单,但检验两极上的气体需取出检验,乙装置连接复杂但检验气体方便。总之,要从装置的难易和气体的检验来分析甲、乙两个装置;从水的导电性考虑加入硫酸的目的;根据试管中是否有气体,判断发生反应的时间。
例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是( )
A.aL
B.1.5aL
C.2aL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电解水时,可观察到:电源负极相连的一边产生较多的气体,该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出现;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气体体积小,但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气体的性质可判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体积较大的气体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体积较小的气体为氧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2:1;所以负极相连的体积是2aL.
例3.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甲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而不能支持燃烧.描述错误,故不选A;
B.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描述错误,故不选B;
C.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描述是正确的,故应选C;
D.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描述错误,故不选D;
?
例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
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
气;B试管里产生 ??
气;二者体积比为 ??
.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
来检验,现象是 ??
.
(3)写出产生A、B
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
.
(4)A试管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属反应类型 ??
.该实验说明,水由 ??
组成.
【答案】
(1)负;(2)氢,氧,2: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水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4)氢气+氧气
水,化合反应,氢、氧两种元素.
【解析】
题干解析:(1)由实验现象可知,A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池负极连接,则B试管收集是氧气,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2)由上述分析可知,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里产生氧气;二者体积比为2:1.B试管里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现象是复燃.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4)A试管气体是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
水,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例5.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在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通过实验现象和验证,可以得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软硬水
知识讲解
一.硬水和软水
1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分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蒸馏.煮沸。
例题精讲
软硬水
例1.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B.蒸馏可除掉水中所有杂质
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软水
D.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不能使其软化,故A错误;
B、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故B正确;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C正确;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到全球水储量的l%,而且分布极不均匀,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故D正确.
?
例2.2016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地球表面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除去所有杂质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B正确;
C、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C错误;
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
?
例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
A.加热蒸发
B.加肥皂水
C.测导电性
D.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加热蒸发,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有白色固体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加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不导电,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和硬水都无色,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故说法正确;
B.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H2,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
练习2.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是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正确.
练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水是纯净物,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电解水的装置中原来没有空气,不需验纯;氢气难溶于水,故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际上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练习4.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是( )
A.aL
B.1.5aL
C.2aL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电解水时,可观察到:电源负极相连的一边产生较多的气体,该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出现;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气体体积小,但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气体的性质可判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体积较大的气体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体积较小的气体为氧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2:1;所以负极相连的体积是2aL.
练习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甲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而不能支持燃烧.描述错误,故不选A;
B.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描述错误,故不选B;
C.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描述是正确的,故应选C;
D.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描述错误,故不选D;
?
练习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填空题
练习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
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
气;B试管里产生 ??
气;二者体积比为 ??
.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
来检验,现象是 ??
.
(3)写出产生A、B
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
.
(4)A试管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属反应类型 ??
.该实验说明,水由 ??
组成.
【答案】
(1)负;(2)氢,氧,2: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水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4)氢气+氧气
水,化合反应,氢、氧两种元素.
【解析】
题干解析:(1)由实验现象可知,A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池负极连接,则B试管收集是氧气,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2)由上述分析可知,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里产生氧气;二者体积比为2:1.B试管里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现象是复燃.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4)A试管气体是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
水,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练习2.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
,可以用 ??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可以用 ??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
?
【答案】
气泡;带火星木条;带火星木条复燃;燃着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燃;验纯;水氢气+氧气.
【解析】
题干解析:电解水时要记住:“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即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验证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说明是氧气,验证氢气用燃着的木条,能够燃烧,并且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
练习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__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
A.
氟属于金属元素
????
B.
氟的原子序数是9
????
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答案】
(1)A?????
(2)B????
(3)B
【解析】
题干解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练习4.图中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气。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木条进行检验?_____
_______。
【答案】
(1)甲的装置简单(2)检验产物方便(3)增强水的导电性(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了(5氧 氢(6)用燃烧着的木条
【解析】
题干解析:将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各有优缺点,甲连接简单,但检验两极上的气体需取出检验,乙装置连接复杂但检验气体方便。总之,要从装置的难易和气体的检验来分析甲、乙两个装置;从水的导电性考虑加入硫酸的目的;根据试管中是否有气体,判断发生反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