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斯金纳提出的:
积极发现原则——通过媒体展示和动手实验的,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积极性,主动进行科学历程的探讨。
小步子原则——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一步步设疑引导,环环相扣,在原有基础上步步深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电路探秘》章节中属于基础内容,同时是整个中学电学知识的最基础内容。有关电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形成,本节课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规范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对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电路图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电流的学习以及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对电压的学习和测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为探索欧姆定律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另外,通过本节课中不断的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并体会其中发现知识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路图,对电路中的一些基本原件以及相应的原件符号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有关电学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且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非常有限,所以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原因的学习肯定会有所困难,为降低难度,采用较含糊的说法,避开了电荷在导体中的热运动问题,简化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另外,电流表相比于以往所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天平等)无论在结构还是操作的复杂性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再加上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电流表操作的学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讲述电流表测量的注意事项时一定要逐一讲解,说清楚事情的原因。并在实验活动时,再次强调,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初中生对抽象知识的注意时间不能维持很久,在课堂中应多采用类比的手法,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在中间安排四人为一小组的活动讨论,激起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将相对抽象枯燥的知识,营造成兴奋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本节课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2.举例说出一些家用电器的电流的值;
3.能按电路图将电流表正确地接入电路;
4.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能规范地读数。
(二)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活动的要求,规范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性教学,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阅读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所需的执着与忘我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的测量
难点:电流测量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实验法和媒体展示法。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仪器设备:电流表、电池组、小灯泡、开关、电线(带夹子)。前后桌的四人为一组,每组一套。
九、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引出新问题
【展示】展示电路图
【设问】电路图中的符号都代表了些什么原件?
【回答】学生一起回答
【思考讨论】接通电源后会有些什么结果,预测一下。
【展示】播放动画展示预期结果
【思考讨论】电流是怎样让小灯泡发光的呢?
(二)讨论学习,探求新知
1.电流形成原因
【引导】通过水流的类比,引出电流的形成也是有某种物质的“流动”引起的。
【展示】播放动画,说明导体中的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板书】“一、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
【设问】电流的方向怎么规定的?
【讲解】配合图片说明
【展示】播放动画进一步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引起的,与电流方向相反。
【设问】试解释小灯泡发光的原因
【引导】通过类比水流带动水车转动,那么有时什么引起了小灯泡的发光呢?
【发言】学生一起回答。
2.电流的表示方法
【设问】水流有大有小,电流是否也是这样呢?
【展示】播放动画,电流的大小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表示。
【讲解】说明电流的基本单位
【板书】“二.电流的表示方法 单位:A”
【练习】通过练习,熟练各单位之间的转化。
【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了解常见的电器的电流大小,对电流大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实验活动】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比较使用不同数量的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
【引导】为降低难度,在展示电路图的同时图片展示各元件的连接方法。
【设问】哪种情况下电流较大?应该用什么仪器测量?
【引导】通过类比,水流的大小可用水表测量,电流大小用电流表测量。
3.认识电流表
【板书】“三.认识电流表”
【展示】展示电流表的图片,讲解各个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观察】通过手中的电流表仔细观察。进一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设问】通过观察,填写有关量程的表格。
【展示】播放电流表读数的动画。
【设问】看表读数
【讲解】讲解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4.测量电流
【展示】电流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错误类型
【讲解】结合各种错误类型,分布面讲解各个注意事项(4项),分析其原理。(重点)
【板书】测量电流
1.正确选择量程
2.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正入负出
4.不能与电源直接相连
【实验活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流(前后桌的四人为一组)。
【展示】展示所需的各原件
【设问】要求将电流表连接入电路
【引导】提示连接和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不够规范的学生进行逐个指导。
【展示】展示连接好的各原件图
【观察读数】两种情况下的结果
【引导】提示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思考】小灯泡亮度与电流表读数有关吗
【发言】学生齐声回答
(三)总结归纳,知识内化
【回顾】通过板书,回顾整堂课的进程,简单讲解重难点。
【讲述】讲述科学趣闻,感受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忘我精神。
十、板书设计:
十一、作业(教学评价):
思考讨论
a.为什么要选择量程?
b. 接线柱反接有什么后果?
c.为什么绝对不允许直接与电源相连?
十二、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3分钟
电流的形成 5分钟
电流的表示方法 5分钟
认识电流表 7分钟
测量电流 15分钟
总结归纳 5-8分钟
作业 3分钟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
二.电流的表示方法 单位:安 A
三.认识电流表
四.测量电流
1.正确选择量程
2.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正入负出
4.不能与电源直接相连
学生画图及自由展示区
幻灯片及
PPT展示区(共28张PPT)
根据电路图,你预测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接通电路,小灯泡都发光了
电池
开关
电灯
电流是怎样让小灯泡发光的呢?
联想一下
水流的形成是因为水的流动而引起的。
电流是某种物质的流动 引起的吗?
通电后
结论: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导体
通电前
那么电流的方向怎么
规定的?在金属导体中电流
的方向如何呢?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从电源正极出发通过导线流向负极
自由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金属导体内形成电流的原因: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现在你能对小灯泡发光作一科学解释了吗?
金属导线内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由电源的负极沿导线向正极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这跟水流带动水车转动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
水流有大有小,电流是否也是这样呢?
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表示电流的大小。
(1)符号: I
(2)单位:主单位:安培 简称:安 符号: A
常用单位:毫安(mA) 微安(μA)
(3)单位换算:
练一练
3安培= 毫安= 微安
15毫安= 微安= 安培
400微安= 毫安= 安培
3 103
3 106
1.5 104
0.015
0.4
4 10-4
手机:待机15~50mA、
开机60~300mA
电冰箱 1A
电子表 1.5~2 μA
立式空调 10A
电饭煲 3.2~4.5A
高压输电 200A
你能按图一连接好电路并让小灯泡持续发光吗?
我们发现:灯的亮度会随着电池的增多而 。
增强
使用两节电池后有什么变化吗?
哪种情况下电流较大?
水流的大小可用水表来测量
怎样测量电流的大小呢?
电流的大小用什么仪器来测量呢?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的工具。
A
电流表的符号:
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
认识电流表
表头字母A ——能与其他电表区分
三个接线柱——“-”“0.6A”“3A”
两个量程—— 0~0.6A, 0~3A
指针——指示读数
调零旋钮——调零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有意义的发现吗
仔细观察电流表刻度,把大小量程、一大格、小格的电流值填入表中。
量程(A) 一大格(A)
一小格 (A)
大量程
小量程
1A
0~3A
0.1A
0.2A
0~0.6A
0.02A
1.确认目前使用的电流表的量程.
2.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
3.估读一位,小数点保留两位
读一读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量程
B
0
0.6
0
3
0
0.6
A
0
3
偏转太小!
超出量程!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2)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引起短路!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3) “+”进“-”出
指针偏转错误!
0
0.6
3
0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电源两极相连
造成短路,烧毁电流表!
动手做一做
提示:1.电流表先使用大量程,若偏转太小再使用小量程。
2.接好电路先检查,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3.读数时眼睛实现应正视表盘刻度值,看清最小刻度.
a.为什么要选择量程?
b. 接线柱反接有什么后果?
c.为什么绝对不允许直接与电源相连?
科学趣闻
安培
安培,(AndrMarie Amp 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对数学和化学也很有贡献。
安培思考科学问题专心致志,据说有一次,安培正慢慢地向他所任教的学校走去,边走边思索着一个电学问题。经过塞纳河的时候,他随手拣起一快鹅卵石装进口袋。过一会儿,又从口袋里掏出来扔到河里。到学校后,他走进教室,习惯地看时间,拿出来的却是一块鹅卵石。原来,怀表已被他扔进塞纳河。
科学趣闻
安培
还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电学问题的算式,正为没有地方运算而发愁。突然,他见到前面有一块“黑板”,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上面运算起来。那‘黑板“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面。马车走动了,他也跟着走。边走边写;马车越来越快,他就跑了起来,一心一意 要完成他的推导,直到他实在追不上马车了他才停下脚步。安培这个失常的行动,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