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6 21: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思考
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
辛亥革命——政治民主化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思想科学民主化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工业
民族资本企业
官僚资本企业
外国资本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
1894年考中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状元实业家”--


(jiǎn)
张謇当时身为状元,为什么弃官从商创办实业呢?创办了哪些企业?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实业
文化教育
大生纱厂
通州师范
广生油厂
纺织、农业和医校
垦牧公司
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
轮船公司等
剧场、公园、医院
实业救国
从张謇“实业救国”等
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这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
大生纱厂的结局怎样?
说明了什么?
大生纱厂被吞并;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③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①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②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原因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短暂的“黄金时代”
萌芽
特征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一战期间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时期
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兴面粉公司
“荣氏企业”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历程?说明了什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决定了其发展特点:
1.艰难曲折
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荣宗敬
荣德生
范旭东
张謇
不幸而生中国,
不幸而生于今之时代!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公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纺织业
面粉业
地区分布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行业分布特点:
轻重比例失调
轻工业多、重工业少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
所占比重图
3、发展不平衡
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③发展程度极不平衡
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
行业集中于轻工业
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交通
二、社会习俗
火车、轮船
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礼节
近代以前中国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近代以后呢?
轿子
畜力车
独轮车
牲畜
木船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1、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
近代交通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
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称呼的改变实质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追求政治上民主、平等的权利。这也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
改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带有封建色彩的“大人”“老爷”等称呼,一律改称官职,并规定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目的是为了表明政府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有非分的名称。
“改称呼”体现什么思想?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不平衡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课堂小结
经济和社会生活
的变化
交通
(火车、轮船)
社会生活习俗
(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
改称呼、
变礼仪)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发展、春天、萧条)
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2、辛亥革命的冲击
评价
1、变化是有限的
2、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1.《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魏源
D.严复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图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
发展的哪一特点(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4.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5.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6.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7.根据下表表分析,1911年至1919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二:
火车
旗袍
中山装
(1)据材料一回答,张謇选择了怎样的救国之路?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