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7 08: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在美、俄两国的支持下发动的第二鸦片战争,并通过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同时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是在国门被打开后,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也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历史事件,在整个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入八年级学生,基于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学习,他们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对比来看,学生对鸦片战争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充满好奇,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这一学情,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识记圆明园被焚毁、领土被大量割占、主权进一步丧失的耻辱。通过自主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地侵略我国的根本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材料、图片和战争示意图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增加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严重危害,认识弱国无外交,只有综合国力提高,才能成为外交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的破坏,从而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史实,加深对落后挨打的更深入认识,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通过沙俄侵占北方领土史实,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通过英法火烧圆明园使学生体会国耻,也认识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从而树立和平观念,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火烧圆明园。?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圆明园复原视频?
???在地球上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雨果有一句话:“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但是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一个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是谁如此残忍?这又是怎样的一场战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讲授新课:?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材料三: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师:提问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形态对于外来商品的抵制使得西方商品依旧处于滞销状态,而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师:当时英法两国为了发动战争,分别找了什么借口??学生:“亚罗浩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师:标志性事件为“亚罗浩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10月10日,叶名琛派人把审讯证明不是海盗的9名水手送回亚罗号,巴夏礼拒绝接收。21日,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释放全部人犯,并公开向英国道歉。但当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法国借口挑起侵华战争,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师:在这样“强词夺理”的借口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展示战争示意图,学生看图结合书本的相关内容总结战争的过程与签订的条约。?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2)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师:《天津条约》签订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危害??(3)条约的危害: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破坏我国外交主权,进一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数量增多、范围扩大、地域更深);?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破坏了贸易主权、内
河航运权,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到北方沿海、长江流域及腹地,为扩大侵略提供条件,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4)随后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师:《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侵略者有没有满足??
没有,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师:展示圆明园宫殿及艺术奇珍?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1709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180多年营造,成为人类文化宝库,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及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典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位于万园之首。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焚毁,大火三日不息。昔日皇家园林顿成一片瓦砾。这就是所谓的文明人干下的如此野蛮的勾当。?讨论:当你看到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祖国强盛了,国民才能不受欺辱。我们应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2、《北京条约》的签订?
(1)背景: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内容:在条约中,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度增加。危害:天津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北方的主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的安全;割地进一步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此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颗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的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一个人给抢走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师:请同学们观看教材11页《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特点。?生:概况: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届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领土?
1881年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生:特点:1、趁火打劫;2、武力相逼,调停为诱;3、一纸定夺,强割强占?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
2.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3.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加深了?
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的主权、领土更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生:主观: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条件的妥协和落后就会挨打的命运?
反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人民纷纷起义。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活动:对比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生讨论总结:爆发的原因、战争的性质相同;战争的时间、范围、危害不同。?五、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
侵略权益?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略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签订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了????
六、教学总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罪恶行径,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