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导学案
主备人:赵振虎 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明确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重点)
2、说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情况。(热点)
3、知道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难点)
4、方法指导:
(1)学习中注意运用比较法。注意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比较。
(2)学习区域地理一般从下列方面入手:①位置、范围;②地形特征;③气候特征;④主要河流;⑤交通与经济;⑥环境与农业;⑦资源与工业;⑧资源与旅游。
二、知识准备:阅读课本87-89页。
三、学习过程:
(一)1、请你从上述八个方面学习青藏地区,读图5.12,在图上确定位置后完成下表。(10分钟左右)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范围
面积(和北方、南方地区作对比)
人口(同上)
主要山脉
主要地形区
主要河流
主要公路
主要资源
主要农业区
气候特征
2、通过读图,结合88页活动1,归纳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种特征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20世纪80年代初,可可西里地区发现了黄金,10万淘金者蜂拥而至。他们在这里狂采滥挖,使可可西里草原千疮百孔。淘金者的主食就是当地的野生动物,他们还靠贩卖皮毛获取暴利。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成为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什么?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4、(1)“姑娘出嫁远方,马道又远又长;翻过三座高山,趟过三条大江;走了三十三天呦,才进新郎账房。”这首“姑娘出嫁远方”的歌谣是对哪个地区交通条件的描述?现在依然如此吗?举例说出你的判断理由。交通条件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青藏铁路是“十五”计划中的四大工程之一,预计2007年竣工通车。关于青藏铁路的修建,请你联系实际,思考下列问题:青藏铁路建设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做可避免这些问题?青藏铁路的修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胆地说出你的观点)
5、请你列举青藏地区的“世界之最”。多多益善哟!
6、青藏地区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民族风情,迷人的宗教建筑。据你对青藏地区的了解,以导游或旅游者的身份对青藏地区作一介绍,题目为:青藏地区印象记。
(二)1、请你从八个方面学习西北地区,读图5.8,在图上确定位置后完成下表。(10分钟左右)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范围
面积(和北方、南方地区作对比)
人口(同上)
主要山脉
主要地形区
主要河流
主要铁路
主要资源
主要农业区
气候特征
补充阅读: 藏家糌粑香
西藏的青稞酒、酥油茶也早已闻名遐迩,作为藏族同胞主食的青稞糌粑更以其1000多年的历史成为方便、好吃的高原快餐。
相传公元七世纪,藏王经常带兵打仗。但雪山连绵,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给养困难,为此,藏王日夜忧虑。一日夜里,在天上的格萨尔王托梦给藏王:何不将青稞炒熟成面,既便于携带又易于贮藏。藏王醒来,恍然大悟,立即命令部下烧锅磨面,青稞炒面飘香,其加工方法很快传遍了雪域高原。
吃糌粑要先把奶渣、酥油放进碗里,然后倒入热茶,待酥油融化后再放入糌粑面,旋转揉搓,形成水分油脂均匀、干湿得当的糌粑团。这样的糌粑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等多种营养成份,直接用手抓来食用,顿觉浓香扑鼻,甜美可口,是藏胞一直钟爱的快餐主食。
作为高原民族的主食,“糌粑是什么?”好奇的人常问。“糌粑是炒面。”见过的人答。
其实,糌粑像炒面,却不是炒面。内地的炒面是名副其实的,是把麦子磨成面,过筛后,再把面粉炒熟,故曰炒面。炒面里放人果仁,掺上油脂,食用时以开水冲调,吃起来很是香喷喷。
糌粑与炒面的区别不少,如农作物品种有别、制作程序先后不同等。另外,炒面的原形是小麦磨成的面粉,糌粑的原形是炒熟的青稞。
青稞是麦类的一种,多产于高寒地区,是春麦类,品种甚多,成熟期在90-180天不等,一般亩产量在300一500斤左右。西藏常见青稞的麦粒颜色,多为青色、紫黑色两种。经品种改良后,才有了越冬青稞。
一把青稞如炒得好,用一个大碗才能装下,白生生的,个个都像一朵朵小白花;闻起来香喷喷,吃上一把酥脆香甜,胜过崩出的玉米花。哪里的姑娘都爱吃零食,藏区姑娘的怀里少不了装着这吃食,劳动闲暇时,抓出一把,手离嘴半尺远,只见手腕一抖,几道醒目的白线直奔嘴中,炒青稞就扔进了嘴里,不是淘气,而是习俗。顽皮的男孩有时把炒青稞粒向上扔得高高的,仰头用嘴去接,甭说,还接得挺准呢。
把炒好的青稞磨成粉,就是糌粑。
新鲜的糌粑吃起来香甜可口,它那股特殊味道远非语言所能表述的。说起糌粑的吃法,那更是花样繁多,不胜枚举,若有兴趣,您还是去趟藏区吧。
四、知识梳理:
五、达标测试:
1、青藏地区不是下列哪条河流的发源地 ( )
A.长江B.淮河 C.黄河 D.澜沧江
2.青藏地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原因是 ( )
A.气温低 B.太阳光照强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3.关于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四通八达 B.青藏铁路已经建成使用
C.拉萨目前还没有航空港 D.骆驼是本区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4、青藏地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 )
A.河谷低地 B.柴达木盆地C.山麓地带 D.沙漠绿洲
5.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
A.地形都以高原为主 B.河流全都是内流河
C.自然带都为荒漠带 D.都以干旱气候为主
6.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 )
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C.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
D.发展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和运输业。
7.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地表崎岖,风蚀作用显著。
B.新疆境内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
C.沙漠地区新月形沙丘像波浪一样,起状绵延。
D.风蚀地貌有城堡状、蘑菇状等形态。
5、下列山脉中,属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山脉的是 ( )
A.秦岭 B.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 D.祁连山
4.下列地区,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 )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成都平原
8.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B.气温高 C.降水丰富 D.管理水平高
3.下列说法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深入探究:
1、有位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制作了几张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都记录着一个有趣的小问题,现在请你们加入,讨论问题的原因。
(1)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2)吐鲁番有“火洲”之称
(3)“三山夹两盆”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6)“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2、有的同学学完了本单元后,想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请你帮个忙吧。
3、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四项战略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请你参考专题复习“中国主要热点问题”的学习提纲,任选一个进行详细解说。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