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信息技术
教材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活动2
课名
计算机与二进制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多数学生对于二进制还很陌生,对于计算机内部工作机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其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但其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可以使用小游戏进行导入,启发兴趣。第三,在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环节应当尽量避免过多的数学涉及,以免将信息技术课“讲成”数学课,因此,本节课将侧重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进制的概念,能够说出二进制的大概含义;
了解二进制的历史,能够基本说出二进制的发展历史;
能区分二进制与其他进制(十进制)的区别;
学习结束后能独立完成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明白计算机为什么要用二进制存储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进制语言传输体会计算机对字的表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数值转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二进制的概念以及二进制与其他进制的区别(重点引导学生接受二进制这样一个“新的”进制);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涉及简单的数学计算)。
难点:
(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学生第一次接触二进制,与经常接触的十进制转换容易受定势思维影响,比如将十进制的11误转换为二进制的11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五分钟)
【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猜生肖”[猜三到五次]
这个游戏利用了二进制的原理
学生讨论
通过想学生提问题的方式引入课题,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知识点1:什么是二进制
什么是二进制?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十进制的特点让学生类比得出二进制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对比
通过生活中学生经常用到的时间钟表来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知识点2: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1、
对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换算方法做简单介绍
2、
知识点巩固训练
教师:利用我们刚学过的二进制计算法则,你能写出二进制表示出的10个十进制数字吗?
012340110111005678910111011110001001
通过视频学习和教师强调掌握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然后运用新知,巩固新知
学生认真思考答题
教师先简单介绍二进制转十进制的方法,后面再让学生观看微课,加深印象。
教师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之后,给时间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知识点3:计算机与二进制的关系
教师:既然十进制是我们常用的进制,为什么二进制才是计算机广泛使用的进制呢?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用灯泡来表示数,亮一个表示1,亮两个表示2,依次类推,表示9要用几个灯泡?
换一种思路:灯泡开是一种状态1,关是一种状态0,对应刚填的二进制数表,表示9要用几个灯泡?
教师讲解计算机是如何利用二进制处理各种信息的?
学生思考,通过比较,感悟为什么计算机采用二进制。
利用简单易懂的逻辑比较,结合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让学生感悟出二级制对计算机内部运行的一个巨大优势:容易表示、节约设备。
解密小游戏
生肖在ppt上面用1表示,不在上面用0表示,然后我们把得出的数字组合反转位置,得出的就是二进制数,根据这个二进制数转换得出的十进制数,结合十二生肖排序,就得出了我们指定的生肖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再本节课当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二进制,了解了的特点,学习了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认识了计算机与二进制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课后作业
(2分钟)
【作业】同学们自己利用课后时间学习课本上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并完成课本上相应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