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是本单元“呼吸”、“食物”、“消化”模块中的消化部分。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食物、食物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会产生一些疑惑:食物中的营养是怎么被人体吸收的?食物进入口腔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而这些疑惑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模拟实验来认识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认识口腔中的各个部分及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各自的作用,从而初步体会到人体器官协同工作的特征。通过观察、感受食物在牙齿、舌、唾液共同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对各个部位对于食物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模拟实验活动,深入地了解牙齿的类别,从而体会牙齿形状的不同会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以及牙齿、舌头、唾液的协调作用;通过研讨,学生能认识到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是为了食物在身体内的进一步消化奠定的基础,从而学生能深入的理解“在口腔中,食物消化的过程是各个结构相互协作、互相配合的结果,不同的结构在食物的消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即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从而为下一节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埋下伏笔。
【学情分析】
“民以食为天”,进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食物被咬碎、嚼烂等,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知道口腔中牙齿的类型及其相应的作用,但是学生对于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认识,而理性的认识较少、也并不是非常系统,对于食物中看不见的变化更是了解不多,而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也容易被忽略。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食物在口腔中到底会产生什么变化还是比较难以想象的,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去深入地研究。所以通过先观察、后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然后通过模拟演示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使得整个过程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利于学生对于口腔中各个结构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口腔内的各个结构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是相互协作的,而对于食物的初步消化是为了身体内的其他消化器官能更好地消化食物、人体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认识到食物在口腔中会经历初步消化的过程,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舌、唾液和不同类型的牙齿的功能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和模拟实验的方法了解食物在口腔内部的变化、认识牙齿类别和其相应的功能及分布,感受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食物时的相互协作。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细致地观察、实事求是地描述口腔各结构的特点以及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并且培养学生相互配合、乐于合作的科学探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三种牙齿及其不同的功能。
难点:观察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
【材料准备】
学生分组:2人/组
教师:
①观察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肉干、馒头、镜子(每人1份)
②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门齿、犬齿、臼齿模型【硬纸板制作即可】,舌头【红布一块】,食物模型【报纸】、喷壶和水【模拟唾液】。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食物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养料和能量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而当食物进入口腔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它的消化之旅,口腔也就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当我们将食物放入口中,接下来我们会做什么?食物会出现什么变化?食物会到哪里去?
学生思考:口腔中的各个部分会对食物做出什么改变?食物在口腔内部会经历什么?
设计意图:以开门见山的方式,迅速聚焦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并且明确什么是消化以及口腔是消化的第一站。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问,使得学生思考自己平时进食时食物在口腔中可能经历的变化以及口腔内各个部位对食物的处理,从而引出接下来所需要探究的内容。
二、观察体验
1.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师提供馒头、镜子,并引导学生借助镜子、按《实验记录表》中的要求观察并记录馒头在自己口腔中的变化。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什么?(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中做好记录,表中提前划分出关记录关于食物变化的、关于口腔各个部分活动的位置)
学生分享发现,教师记录,并及时总结。
2.检验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
教师活动:馒头在口腔中除了从干的一整块,逐渐变碎变湿,变成软软的糊状之外,还有哪些变化是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呢?馒头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淀粉),咀嚼后的馒头中的淀粉含量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怎么检测呢?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碘酒对不同咀嚼次数的馒头进行检测。教师在此部分可以单独请一学生按要求咀嚼馒头,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投影放出来,观察比较现象的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咀嚼过程,可以发现食物在口腔内在牙齿的作用下的变化。除了肉眼可见的变化,食物成分是否有发生变化呢?学生可以通过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利用之前所学进行检测,并依据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三、角色模拟
1.观察并认识我的口腔
教师提问:刚刚大家主要是体会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那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哪些口腔内的结构完成的呢?所有的牙齿都长得一模一样吗?不同的牙齿又有什么作用呢?请阅读资料,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观察口腔并阅读科普资料,并进行分享总结。
【阅读材料
关于牙齿的小百科
牙齿是一种在很多脊椎动物上存在的结构,牙齿是人类身体最坚硬的器官。它除了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
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3种。门齿的形状像一把菜刀,主要用以咬切食物;犬齿的形状像一把尖尖的锥子,用以咬紧和撕扯食物;臼齿看起来就像是石臼,用以磨碎食物。
牙的构造主要是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在牙冠部表面有白色、光亮、坚硬的釉质。釉质钙化程度最高,是人体最硬的组织。牙髓是牙腔内充满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缔组织。口腔内的乳酸杆菌能使糖类酵解产酸,腐蚀牙齿表面,导致牙齿表面的釉质脱钙,产生一个个小黑点甚至是空洞,临床称为龋齿。如果龋洞不断加深,波及牙髓的神经,则可引起剧痛。
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有20颗牙齿。等过了六岁换牙,到了恒牙时期,口腔中牙齿的数目就达到了28到32颗,分别是8颗门齿,4颗犬齿,16-20颗臼齿。为什么有1-4颗臼齿有的人有、有的人却没有呢?因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颌骨变得比以前小的多了,导致第三磨牙(俗称智齿)全部或者部分退化,所以恒牙的数目在28到32颗。恒牙是人的最后一副牙齿,恒牙脱落后,脱落的部位将不再有牙齿萌生了。
多吃一些比较粗糙食品,可以增加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对牙龈的按摩作用;养成睡前不吃零食的、刷牙的习惯,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牙齿,使它们能更长久地陪伴我们。
所以总的来讲人一生中所拥有的牙齿数目一共是48-52颗,二十颗乳牙陪你度过童年时光,之后代替乳牙萌出的恒牙则会陪伴你一辈子。一定要保护好它们哦,毕竟如果恒牙脱落的话,可就没有接班人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腔,可以发现按形状可以将牙齿分为三大类。通过科普阅读,学生能快速提取出三种形状的牙齿各自的作用,并且能快速清晰地了解龋齿的形成与危害。
2.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作用
教师活动:提前准备一片空地,安排学生分两个大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用报纸纸团扮演馒头,体验牙齿、舌头、唾液在口腔消化中发挥的作用。
角色:馒头运送人1人,门齿8人,犬齿4人,臼齿20人,唾液2人,舌头4-6人,助手2人,其余学生为观察员。
模拟过程:
①扮演牙齿的学生统一左手拿下排牙齿的牙龈处,右手拿上排牙齿的牙龈处。
②模拟牙齿的学生按实际牙齿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排列有没有问题。这里重点指向是否整齐及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咬合情况相符。
③请一名学生在舌头(红布上)运送“馒头”,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吃东西时牙齿是怎么运动的,以及他们的表演与我们平时吃食物时牙齿的运动是否一样。运送“馒头”的学生要注意,经过牙齿时,要根据牙齿的运动对“馒头”做出改变。
④观察"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馒头"被门齿切断后会到哪里去。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发现食物还会被舌头运送到白齿处咀嚼研磨,使之变碎。
⑤观察磨碎后的馒头和之前咀嚼
5次后的馒头样子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尽可能都参加到实验中来,感受自己是消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头、唾液的共同作用”。
四、研讨拓展
1.研讨:
学生活动:分享游戏中的发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类总结。(牙齿、舌头、唾液对于消化食物的作用)
2.拓展: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并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游戏过程和分享,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牙齿、舌、唾液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拓展活动,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它的下一站之间的关联,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身体内部消化器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的理解。
【板书设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