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说课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说课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7 09:2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普通高中统编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七单元
1919
1921
1924
1926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
和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背景
实践
一、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书写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历程。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初高中知识衔接,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本课在内容上的取舍,主要体现在选择关键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初中教材 高中教材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习栏目:
学习聚焦 3个
地图与图片 7张
历史纵横 1个
史料阅读 2个
学思之窗 2个
问题探究 1个
核心概念: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红船精神”
国民革命
“分共”
二、教学立意
(一)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立意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时代对五四运动评价的史料分析,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以及其现实意义,渗透家国情怀。
利用教材中“红船精神”、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纲领对比问题探究,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运用历史地图了解国民革命,体会地图中的历史,构建学生的时空观念。对国民革命经验教训的分析,理解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立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五四运动历史和时代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传播
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难点:理解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三、教学流程
导入环节:
青年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
利用课本图片
【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和【上海《申报》5月5日号外】
采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快速梳理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材中关于五四运动意义的表述: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探究活动1:
一组关于五四运动影响的论述:
从(1919)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1919年10月出版《新潮》2卷1期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 ……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1.29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说:“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以纪念“五四”为契机,毛泽东深刻地思考了自“五四”以来20年的革命发展道路,特别是总结了两次国内战争的经验,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充分论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并把它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联系起来观察……“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精神:
爱国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
学思之窗: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3.诞生意义
(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陈独秀说:“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
阅读本课的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结合陈独秀的话认识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奋斗目标有何不同?
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这表明中共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学思之窗 历史纵横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课上探究2:
三、教学流程
教学总结反思
本课重点围绕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教学评价
思考:
通过本课学习,谈一谈本课中涉及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与国民革命,这三件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延伸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1927年2月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史实,并思考其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