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刘心武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字。
它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 型 小 说
猎狮
伊莉获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伊莉获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她又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地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微型小说特点
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
指的是结构严密。
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微
新
密
奇
suō
wǎng
shū
fēi
pā
ǎi
bā lěi
guǐ
chī
刘心武
生于1942年,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
1958年开始创作,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开山之作,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长篇小说《钟鼓楼》等。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细腻,作品具有社会思考性,意蕴深厚,风格严谨。
初步感知
快速浏览本文,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下面的结构图。
人物
地点
时间
事件
我
小伙子
我
妙龄女郎
剧场门前
小广场
剧场大门
前廊
赶场
入场
晚上九点钟
请同学们精读《等待散场》,找出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几个转折点,体验作者的精妙构思。
故事开端:“我”在剧院门口碰到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故事结局:“我”由小伙子及其女友的事,并随着《天鹅糊》的情节“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
“我”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
“我”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
“我”误把小伙子的女友认作售票员
情节:一波三折——曲折
结构:三个误会 两个巧合
构思巧妙
质疑探究
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明
小伙子
妙龄女郎
“我”
环境
1、小伙子:既然不要,为什么要把票“接过去仔细地看一下排数座号”?我无偿把票让给他时,他为什么还是不要?他到底想不想看?
2、妙龄女郎:她为什么不进剧场也在等待散场?为什么不出去与小伙子会合?你如何理解异样的眼光?
3、“我”:“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小伙子?“我”在小说中又是起到什么作用?
4、环境描写:小说将故事安排在雨天进行,你觉得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 伙 子 ——
妙龄女郎 ——
“我” ——
执著诚挚、恪守承诺
温婉可人、善解人意
叙述者、见证人、线索
细细品味—环境描写
小雨如酥
不是狂野如暴雨,也不是缠绵如梅雨,而是温润如酥,浪漫、温馨的小雨。
雨境渲染朦胧缠绵的活动氛围;烘托人物的深情厚谊,凸现人物爱意之深。
深层探究
小说以《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作为结局,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天鹅湖》是一种象征,它是故事的起因,同时也见证着男女主人公的纯洁爱情,而幸福的结局似乎也隐喻着他们会有一个美满的未来。
结尾中“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一指的是实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
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纯洁无私的爱情。
归纳主题:
通过叙写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彼此等待散场的故事 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向往与追求。
“从演出区泻出《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即将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
所有的爱情童话都有一个美妙的结局,我们幻想中的爱情毕竟是美丽动人的,可是现实世界中的爱情能象童话世界里的爱情一样美丽圆满吗?
也暗示了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有着必然要承受的挫折和磨难
同学们风华正茂,正处于青春的骚动和幻想中,也许每个人心底都埋藏了一个童话故事一样美丽的带着玫瑰色的梦想,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希望。
可是,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甚远,成功的爱情还必须要有事业做保障
那么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否则,就象小说里的小伙子一样,即使能凭一颗执著真诚的心打动姑娘的芳心,却隐藏着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忧郁,也许这样的爱情也是不圆满的。
作业:
《等待散场》让我们和作者共同见证了一对男女青年的真挚爱情,但散场以后,他们的生活是否真的会像小说结尾所暗示的那样幸福美满呢?
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试着给小说续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后记。
天 鹅 湖
齐格弗里德王子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被一群天鹅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时天鹅突然间变成了一群少女,那位最美丽的姑娘使王子一见钟情,她向王子吐露了她们神秘而不幸的遭遇。
那美丽的天鹅就是被魔法禁锢的奥杰塔公主。只有在夜间,在这湖岸,她才能恢复人的形象。
要解除巫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位年轻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才能使她和侍女们摆脱巫术。
王子深深爱上了奥杰塔,并愿以爱来解除禁锢公主的魔法。可是他们的谈话被恶毒的魔王洛特巴尔特偷听到了。
魔王想方设法阻挠两人。
公主和王子两人历经误会和斗争,在群鹅的帮助下,终于刺死了魔王洛特巴尔特。
巫术从此消失了。奥杰塔和侍女们恢复了人形。
奥杰塔公主和齐格弗里德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等待散场》教学实录
本人喜欢读小小说,并且一直关注着小小说的发展。自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文学市场逐渐萎缩,但微型小说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好。因为在这个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啃大部头,短小精悍,情节曲折的小小说自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小小说选刊》、《百花园》、郑州小小说学会等联合起来,在2003年,就开始了“金麻雀奖”的评选活动。
所以决定课堂导入就从学生常见的小小说刊物入手。
导入:近十几年来,文学市场逐渐萎缩,许多纯文学期刊纷纷关门或转向,但发表小小说的一些刊物,比如……(让学生接着说)《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等却反而大行其道,发行量节节攀升。很多地方报纸的文学副刊也纷纷拿出版面刊登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小小说。小小说界涌现出凌鼎年、孙方友、叶大春、于德北、侯德云等专业小小说作家。刘心武很早就从事短篇小说写作,77年他的一篇《班主任》奠定了他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地位。刘心武是哪里人?四川人。请一个四川的老乡来简要介绍一下。
补充:生于1942年,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1958年开始创作,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开山之作,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长篇小说《钟鼓楼》等。
以前都是让学生自读课文,这节课我要转变一下方式。于是对学生说:“《等待散场》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准备一分钟,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学生讲完了,我并不让他坐下,接着问他:“作者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什么主题?”学生说不清楚。
我觉得有必要看一看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情况。我说:“读清楚了主题的人请举手。”五个人举手。
不管是学生胆小还是谦虚,这个数目都太小了。我决定让学生再深入思考一下。于是让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探讨: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三分钟。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在教室巡回走动,与少数学生个别交流。读明白了没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学生讨论得很热烈,看到时间差不多了。我说:“现在弄清楚了小说主题的人请举手。”十二个人。很好,那我们请一个同学说说她的理解(巡查时已与之进行了交流)。
学生:这是个爱情故事,故事里的女青年在考验男青年,后来女孩子发现男青年对她是真心的,所以决心……嫁给他。
师:好,很有主见,这个故事好像说的就是这么回事。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考验,他们两个都是真心地爱着对方。男的为女的着想,女的为男的着想。因为女的在里面根本没有认真看演出,她始终在关注着外面的男青年。如果是考验的话,她根本不必这样做。她只需要坐着看到结束再出来,或者最多中途到门口察看一下就够了,不必总是站在门廊边。
学生鼓掌。
师:刚才还有许多人没举手,那说明他们没看懂文章。哪些地方不懂,请大胆地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生:小雨如酥,我险些滑跌在门前的台阶上。这有什么意义?
生:绍尾处为什么要说《天鹅湖》的最后一景的乐曲,还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冲破恶魔阻挠而终于圆满,这是不是有某种暗示?
生:妙龄女郎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为什么会这样?
生:最后老人为什么要摩挲白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什么是永恒的旋律?
生:为什么年青人问“您有票吗”,后来他又不要票?
生:我觉得那女青年应当与男青年同甘共苦,要么两个人都看演出,要么两个人都不看。
…………
师:从前往后一个个问题来解决吧。如何解释男青年问别人是否有票,后来却又不要票?
生:因为那张票太贵,而且与女朋友相隔太远。
生:不对,他根本没看那票就不要了。他是担心他进去之后,女朋友出来了,找不到他。
师:那就是说男青年根本没打算进去,那为什么他又问别人是否有票呢?
生:男青年是担心老人没有票。
生:男青年其实很想进去,所以看到一个人过来就急不可耐地问,但问过之后又觉得多余,所以马上改口。男青年处在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一直犹豫不决。
学生鼓掌。
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让故事发生在小雨中,还让“我”差点摔了一跤?
生:细雨绵绵,多浪漫啊。而作者讲述的又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师:说得很好。环境与故事情节,谐调一致,相互促进。为什么将要看的是《天鹅湖》,不是《铁道游击队》或者《闪闪红星》呢?以前谈恋爱很流行一起看电影的。
生:因为《天鹅湖》讲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这与生活中正在上演的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相互映衬,让人感觉更美。
生:《天鹅湖》中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冲破层层阻隔,最后终于取得圆满结局,这是不是也说明生活中男女青年也是冲破了什么阻隔走到一起的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这个同学算于思考。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有这个可能?
生:有这个可能。虽然文章中没有提,但生活的许多爱情故事都要经历一些阻碍的,比如那个女孩子的父母可能就反对他与男孩子的交孩啦。
生:即使父母不反对,也可能有其它的阻碍啊。比如两个性格的差异,习惯及爱好的不同或者其它的阻碍。有阻碍是正常的。
师:这个同学对生活观察得很细,思考得很到位,看问题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了不起。后面还有一个问题,女青年为什么为咬紧嘴唇,眼里放出异样的光?
生:因为演出终于结束了,她马上要冲出去也男朋友相会了。
师:我觉得这个“终于”用得很好。“终于”说明了一种什么心理?
生:迫不及待的心理。
师:为什么迫不及待?她在认真看演出吗?
生:没有。女青年根本没有认真看演出,她一直关注着外面的男青年。她为了不辜负男青年的一片好意,只好一直呆在剧院里。但她在里面其实是一种煎熬,她根本无心观看舞台上的表演。
师:很好。这位同学非常理解这位女青年。我觉得这个同学还回答了前面同学提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那个关于两个人应该同甘共苦的问题。该如何理解那个同甘共苦的问题?
生:女青年给男青年一个献殷勤的机会,(生大笑)让他有机会对女奉年奉献自己的爱心。让他有成功感。
师:这个同学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和小说中的女青年一样善解人意(生大笑)。好,下面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摩挲白发,沉浸在什么永恒的旋律之中?
生:因为“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生:想起了“当年荒唐与甜蜜的场景”,沉浸在爱的旋律之中。
生:这个旋律既是实指,指《天鹅湖》的动人旋律,也是虚指,指人间美妙的爱情旋律。
师:(鼓掌)好,这个同学回答得很好。我要顺着问一句的是,这篇小说可以说一首爱的颂歌,那么这里面除了男女青年之间的爱,还有其它的爱吗?
学生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