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
沈英甲
学习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文体特点,分析文章通过事例、言行表现人物的特点。
2.梳理全文内容,分析细节描写,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及其精神品格。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标题,也可以前有引标题或后有副标题。
导语:一般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以上三部分缺一不可
背景:新闻发生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结语:作最后的总结或某些内容的补充,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六要素”[5W1H]: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整合成一句话即新闻的导语: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
新闻文体的共同特征: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最重量级的内容
次重量级的内容
再次重量级的内容
最不重要的内容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区别/文体
事实
时效性
叙述特点
主要表达方式
消息
概括性
强
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增加议论
通讯
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较弱
篇幅较长,详细完整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
袁隆平,汉族。1959年到1961年,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全国性粮食短缺。作为青年教师的袁隆平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科学来战胜饥饿。1964年他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xiān)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和世界粮食基金会“2004年世界粮食奖”等9项国际奖励,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2001年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请分析本文文章题目的特点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一篇好的通讯要让人物鲜活的立起来,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事件中进行描写,请概括作者写了哪些事,并说说这些事例突出了袁隆平什么特点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株”。(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立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⑤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立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要点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
?
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要点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
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发起了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并在记叙的同事不断地穿插议论。?
小标题
事件
精神品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重实践,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品质
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继续前行
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好处: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使人物生动,个性丰满,如立面前。
袁隆平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
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
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寻梦者。
本文文章结构梳理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