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心有一团火
林为民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在当代的意义。
2、赏析文章语言、写作特色,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特色。
3、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真惜粮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现定居北京。
走近作者
新闻与通讯的区别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②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③新闻叙述更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详细叙述,一般篇幅比较长。
④新闻主要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增加议论;通讯则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文体常识
链接高考:压缩新闻答题思路
人物介绍:张秉贵事迹
张秉贵从黑暗的旧中国里一个没有文化的童工、学徒成长为新中国劳动模范。他由一个被压迫者,变为社会的主人翁,思想上、感情上的变化成为做好工作的动力。在旧社会,他曾挨过脚拳,留下了终生的痛苦记忆。一次,他给掌柜的捶腿时,以为掌柜睡着了,劳累一天的他想停下来歇一会儿,被老板一脚踢在胸口上。另一次,一个国民党兵来买冰淇淋,等的时间长了点,就一拳打在他心口上。而在新社会,他接待过一名患病的顾客,帮她选择了几种适合的点心,这位顾客还专门带着礼品到柜台来看望他。强烈的对比,更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可否调换顺序?请简要分析。
事件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体现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第二件事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进一步体现出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体现他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
“张秉贵今年59岁”一段以及下一段,记叙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几段经历,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用意是什么?如果删除这两段对文章有何影响?
1、这两段对比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不同经历,解释了张秉贵热爱本职工作并取得非凡成绩的内在动力:新中国让他一个劳动者翻了身,并受到了尊重。
2、如果删除这两段,不仅无法解释张秉贵出色工作的原因,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而且也不能揭示文章的深层主题——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赞美。
“张秉贵常说:……”一段以及下一段,都写到了张秉贵工作中的表现,这与课文开头部分所写的他在工作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这几段体现的是张秉贵的专业素养。课文开头部分记叙的事件,侧重于写张秉贵的热情、体贴与周到。两相比较,这两段所写更加深刻,更能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张秉贵,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人物描写的作用。
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
先拿一块糖给孩子,孩子止住了哭声;之后用小纸袋装好几块,塞给孩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贵的认真负责。
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
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的公而忘私,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执着。
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
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发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一团火”精神的崇高可贵。
课后作业:
请谈谈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给了你什么启发?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