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统计
新知识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
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学生自由选择。
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 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学生。
(2) 喜欢( )活动的人最多,喜欢( )活动的人最少。
(3) 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 )活动。
(4) 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 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 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 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 唱歌组比美术组多( )人?
4. 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 )人?
三、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教学回顾:学生对于统计并不陌生,接受起来比较简单,课堂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 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1. 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 喜欢( )颜色的人最多?喜欢( )颜色的人最少?
3. 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 )颜色?
4. 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 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教学回顾:我希望能给学生一些亲自动手去实践,体会统计的整个过程,在以后如果有机会,因该让学生多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