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
2.掌握直线和圆不同位置关系的判定及相关概念.
3.能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难点
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重难点解读
1.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
(1)根据概念看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来判定.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根据d与r的数量关系来判定位置关系,但前者中的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后者中的d为点与圆心的距离.
3.理解直线与圆相切时,要抓住关键字眼“只有一个公共点”.
4.射线、线段与圆的位置关系不能像直线一样依据交点个数判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教学过程
活动1
旧知回顾
1.回顾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已知点P在⊙O的外部,OP=5,那么⊙O的半径r满足___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O是它的外心,BC=24
cm,O到BC的距离是5
cm,则△ABC的外接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cm.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第95页
思考.
提出问题:
(1)直线和圆公共点个数最少时有几个?最多时有几个?
(2)根据上面你观察发现的结果,你认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几类?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分别把它们的图形在草稿纸上画出来;
(3)在刚才的过程中,除了公共点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外,还发现有什么量也在改变?它与圆的半径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4)怎样用d(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活动3
知识归纳
1.(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直线和圆
相交
,这条直线叫做圆的
割线
;
(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线和圆
相切
,这条直线叫做圆的
切线
,这个点叫做
切点
;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直线和圆
相离
.
2.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
直线l与⊙O相交d
<
r;
直线l与⊙O相切d
=
r;
直线l与⊙O相离d
>
r.
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
例1
已知一条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2,则r的取值范围是
r>2
.
例2
如图,∠APC=30°,O为PA上一点,且PO=6,以点O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与PC的位置关系是(
C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切、相离或相交
例3
如图,在Rt△ABC中,∠C=90°,∠B=30°,BC=4
cm,以点C为圆心,半径长为2
cm作圆,试判断⊙C与AB的位置关系.
【答案】解:AB与⊙C相切.
理由如下:如图,作CD⊥AB于点D.
∵∠B=30°,BC=4
cm,
∴CD=BC=2
cm,即CD等于⊙C的半径.
∵CD⊥AB,∴AB与⊙C相切.
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为(4,8),半径为5,那么x轴与⊙P的位置关系是
相离
.
2.已知半径为3的⊙O上一点P和⊙O外一点Q,如果OQ=5,PQ=4,则PQ与⊙O的位置关系是(
B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位置不变
3.在Rt△ABC中,AC=3,BC=4,∠ACB=90°.若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B不相离,求r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
∵在Rt△ABC中,AC=3,BC=4,∠ACB=90°,∴CD=.
又∵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B不相离,
∴r的取值范围是r≥.
活动5
课堂小结
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掌握切线的性质定理.
3.能综合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探究和运用.
难点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重难点解读
1.切线的判定定理有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半径的外端,二是垂直于这条半径,两者缺一不可.
2.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定义判定:当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直线是圆的切线;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此时,切点通常不确定,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这条垂线段长等于圆的半径长.即:无切点,作垂线,证半径;
(3)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此时,切点通常已给出,作过切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即: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3.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切线的判定定理是在未知相切而要证明相切的情况下使用;切线的性质定理是在已知相切而要推得一些其他的结论时使用.
三、教学过程
活动1
旧知回顾
1.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直线l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1)以点A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直线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以点A为圆心,半径为多少时,圆与直线BD相切?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第97页
第1个思考.
提出问题:
(1)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何过这个点作出圆的切线?能作几条?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直线l是圆的切线吗?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关键点是什么?
(3)请总结一下判定切线共有哪几种方法?
2.教材第97页
第2个思考.
提出问题:
(1)尝试用反证法证明你的结论.
(2)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你得到的结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
半径
的外端并且
垂直于
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
垂直于
过切点的半径.
提出问题:
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在解决与圆有关的切线问题时,常见辅助线有:
(1)已知直线是圆的切线时,通常连接过切点的半径,则这条半径垂直于切线;
(2)要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①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连接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这条半径与直线垂直.即: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②若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不确定,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这条垂线段长等于圆的半径长.即:无切点,作垂线,证半径.
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
例1
教材第98页
例1.
方法总结: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利用切线的定义,即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例2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DAC=∠B,判断A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AD与⊙O相切.
理由如下:∵AB是⊙O的直径,
∴∠ACB=90°.∴∠B+∠BAC=90°.
又∵∠DAC=∠B,
∴∠DAC+∠BAC=∠DAB=90°,即AB⊥AD.
∴AD是⊙O的切线.
练习:
1.如图,已知∠APB=30°,O是线段PB上一点,OP=5
cm,若以点O为圆心,1.5
cm为半径的⊙O沿BP方向以1
cm/s的速度移动,则⊙O移动
2
s后与PA相切.
2.教材第98页
练习第1题.
3.教材第98页
练习第2题.
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E在⊙O上,且∠BED=∠T=45°.求证:AT是⊙O的切线.
【答案】证明:由圆周角定理,得∠BAD=∠BED=∠T=45°.
∵AB是⊙O的直径,
∴∠ADB=90°.∴∠ABD=45°.∴∠TAB=90°.
∴AT是⊙O的切线.
活动5
课堂小结
1.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切线的证明方法.
3.在运用切线的性质时,连接圆心和切点是常作的辅助线,这样可以产生半径和垂直条件.
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切线长定理,学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2.了解有关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内心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难点
切线长定理的导出及其证明,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解读
1.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可以度量.
2.切线长定理也是切线性质之一,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以及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
3.一个三角形有唯一的一个内切圆,而一个圆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三角形内心一定在三角形内部,并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4.三角形内心和外心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活动1
旧知回顾
1.已知△ABC,作三个内角平分线,说说它具有什么性质?
2.点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3.直线和圆有什么位置关系?
4.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分别是什么?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第99页
探究.
提出问题:
(1)判断△PBO与△PA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PBO与△PAO有什么关系?根据什么判断的?
2.教材第99页
思考.
活动3
知识归纳
1.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
切线
,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
切线长
.
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
两
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
平分
两条切线的夹角.
3.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
角平分线
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边的距离
相等
.
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
例1
教材第100页
例2.
例2
如图,点O是△ABC的内切圆的圆心,若∠A=100°,则∠BOC=
140°
.
例3
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B=5,AC=12,BC=13,则⊙O的半径是
2
.
练习:
1.教材第100页
练习第1题.
2.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B=50°,∠C=60°,则∠EDF=
55°
.
3.如图,已知⊙O是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内切圆,则⊙O的半径为
.
4.如图,△ABC是一张周长为22
cm的三角形纸片,BC=6
cm,⊙O是它的内切圆,小明准备用剪刀在⊙O的右侧沿着与⊙O相切的任意一条直线MN剪下△AMN,则剪下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10
cm.
活动5
课堂小结
1.圆的切线长概念和定理.
2.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概念.
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