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
教学内容:
P66-P67
“左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
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左右比认识上下与前后要困难一些,有关的研究表明,学生常常在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将左右颠倒。对此,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物体的左右位
置,本知识点的切入口是放在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习惯上。如“要发言的请举右手”“你会用右手做什么事?”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这些生活的习惯动作,所以,一旦与左右的认识结合起来就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也利于今后的记忆。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体验左右
1、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师: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叫(
左手
)呢?
师:你的右手会做什么?左手又会做什么?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师: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
我说你做:用左手摸右耳朵,用右手拍左腿。
边摸边说,左脚――右脚……还有左耳和右耳。还有左眼和右眼。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二、实际操作,理解左右
1.
摆一摆。
师:认识了左右手,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希望他能帮助我们完成这个练习。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尺子放在橡皮的左边,
文具盒放在最右边,
数学书放在铅笔的左边橡皮的右边。
(
尺子
橡皮
数学书
铅笔
铅笔盒)
生摆好后,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说一说。师问生答。
师:橡皮在尺子的(
)边;数学书在铅笔的(
)边?
铅笔的右边是(
);书的左边是(
)?
尺子的右边有(
);铅笔的左边有(
)?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
)个?从右数橡皮是第(
)个?。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
、师:书的左边是什么?尺子的右边是什么?(都是橡皮)
为什么,一个说左一个说右?(橡皮跟书比在左边,橡皮跟尺子比在右边
橡皮在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橡皮在尺子和书的中间)
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好,猜猜看
有一个文具,他在铅笔盒的左边,在数学书的右边,它是(
铅笔
)?
4、请你也想一个文具说出它的位置,让同桌猜一猜。
5、考考你:出示题目学生填空。
三、巩固练习,熟悉左右
1、做一做:把练习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左边,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右边。说一说:书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2、看一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和他打个招呼。
3、做一做,玩一玩
:小猫去小兔家做客,怎么走?P66
4、说一说,指一指:P67-3
5、排排队指名:1、站在我左边,2、站在我们俩的左边。3、看看站得对吗?
四、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左右,现在请左边两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两组的同学起立,中间两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跟老师说声“再见!”噢?为什么你举的手和老师举的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