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5.1 前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5.1 前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06: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前后
教学内容:
P62-P63
“前后”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准确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学生、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对于他们来说,学校中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由于学生还处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时期,其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还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学生又刚接触数学不久,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对于“前后”的知识,学生已在几年的生活经验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我们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出发,顺应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把已有的经验转化为新的数学知识模型,让他们在活动中既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又进一步认识、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课设计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发展,在活动中得快乐”的总体思路,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⑴、为学生构建符合一年级儿童心特点的活动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⑵、采用趣味性、活动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构建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⑶、结合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⑷、开展多元评价的方式,体验自我价值。
教学设计:3、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⑴指出老师前后的物体,引出矛盾,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⑵改变老师、学生的方向,进一步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4、学生谈谈对“前后”的认识。
【环节意图】谁愿意向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
一、故事引入,理解意义
1、听儿童故事《龟兔赛跑》引出“前后”。
2、理解“前后”的意义。
3、你的前边是谁?后边是谁?
二、构建情境
探究新知
1、师:
动物园要召开运动会,我们去看一看吧。(见课件)
这是长跑比赛,小兔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
生:
小鹿跑第几?生:
乌龟跑第几?生:
谁在最前面?
谁在最后面?
你能说一说其中两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吗?比如:小兔在小鹿前面,小鹿在小兔后面。先指名说,在同桌说一说。
2、出示第二个情境图
过了一会,比赛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兔有点着急了?我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快帮她看一看。
生答。小兔的前面有(
)后面有(
)。板书:
那你还想帮谁看一看?(
)的前面有(
)后面有(
)。
你还想怎么说?小兔在(
)的前面,在(
)的后面。
指名答。
3、说话的功夫,就开始冲刺了,谁得了第一名?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前后的问题并不陌生,理解得不错。
三、课堂活动:看看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跟她打个招呼。
四、巩固练习
1、卡丁车比赛开始了,
问:1号车排第( ),4号车在( )号车的后面,在( )号车的前面?
生回答后,填一填书上的问题。
2、算一算,排一排,把算式发给同学,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生活中的排队问题。
4、乘车
(确定行车方向)
五、总结,自我评价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体验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