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8 小明的一天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8 小明的一天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06:30:17

文档简介

小明的一天(二)
教学内容:p93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学情分析:
我校坐落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是一所多媒体、全方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市区,家庭教育良好,在学校教育上能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个调查:发现班里的孩子大都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这为顺利掌握知识奠定了基础。在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还要加强教育和培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应用练习
1.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3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拨一拨。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下列时刻:
  1时
9时半
3时
11时半
5时半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读整时、半点。)
(二)对比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第93页连线题。
(三)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第93页思考题
(四)家庭作业
3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思路: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情境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本节课通过“小明的一天”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儿童已有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探索知识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节教学有多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沟通各小组所发现的内容,在这些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与别人交流,如何正确评价别人的见解等等。小明的一天(一)
教学内容:p92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学情分析:
我校坐落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是一所多媒体、全方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市区,家庭教育良好,在学校教育上能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个调查:发现班里的孩子大都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这为顺利掌握知识奠定了基础。在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还要加强教育和培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贴出小明的画像),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你们想了解这位新朋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小明的一天”。
(设计思路: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
  1.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
  看课本中的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自己先看看,再在小组内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中都做了什么?(学生介绍)
  师:介绍得真清楚。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那你知道看时间通常要用到什么?
  生:看时间要用钟表。
  师:关于钟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知识教给小组中的其他小朋友。比一比,看哪位小老师当得最合格。
  小组活动。
  汇总各小组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设计思路:关于钟面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如当小老师,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
  学生各抒己见。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师: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10时半是半点。你们是怎样认读整时和半点的呢?利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交流时要注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
  1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师:由此可以发现整时和半点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点时分针总指向6,比如说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7和8的中间。
  (设计思路:分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单元中已有接触。本环节通过对时间的分类加深学生对整时、半时的认识。另外,小组活动有实效,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课间休息: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活泼的音乐,寓教于乐,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还在无形中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师: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交流。
  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小朋友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关于时间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里结合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安排时间,适时地渗透了时间观念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