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1图形的旋转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1图形的旋转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7: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图形的旋转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归纳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性质,回话出旋转后的图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渗透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地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感受旋转
通过观察实例学生初步体会旋转存在的普遍意义及感受旋转的特征。(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
演示课件,提出问题吧引导学生归纳出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
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生归纳分析,明确旋转的定义
引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有旋转。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事例分析
强化概念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旋转,掌握旋转的三要素。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A.2
B.3
C.4
D.5
演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感受旋转概念及掌握旋转的三要素。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
将一个已知△ABC围绕一旋转中心转动后,得到△A'B'C'线段OA与线段O'A'间有什么关系?∠AOA'与∠BOB'有什么关系?△ABC与△A'B'C'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演示启发,引导观察分析
观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随堂练习:1、如图:△ABC绕点A旋转后到达△ADE处,若∠BAC=120°,∠BAD=30°,则∠DAE=_________,∠CAE=__________。2、如图:△ABD经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点M是AC的中点,若BD=3cm,AB=8cm,则EC=_____;AM=_______3、如图所示,△ABP是由△ACE绕A点旋转得到的,那么△ABP与△ACE是什么关系?若∠BAP=40°,∠B=30°,∠PAC=20°,求旋转角及∠CAE、∠E、∠BAE的度数。
多媒体出示例题,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解题后,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变量与常量的相对关系。
解答幻灯片出示的问题,并观察、对比、归纳,理解变量和常量的相对性,再次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发现常量和变量的相对关系,强化对变量和常量的理解。
反思评价
1、图形的旋转是由什么决定的
?2、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3、我的困惑
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
总结与提高
由学生总结,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布置作业
必答题:习题23.1
的1题和2题选答题

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DEF有公共边CD,请设计方案,使正方形ABCD旋转后能与正方形CDEF重合,你能写出几种方案?
为学生提供多彩的学习平台。
课下独立完成
分层次布置作业,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层次一是必做题,层次2选做题,这样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板书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定义旋转三要素
性质
教学反思
课题:图形的旋转
E
A
D
B
C
F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