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评挑战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评挑战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00:02:16

文档简介

阶段测评卷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当今社会,化学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C)
A.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B.研制“新冠”疫苗
C.宇宙飞船飞行轨道设定
D.农田病虫害防治
2.(2021·合肥质检)勤劳智慧的安徽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无数的瑰宝,下列非遗生产工艺中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D)
A.舒城竹编       B.庐州糖画       
C.徽州木雕       D.油烟制墨
3.(2020·葫芦岛中考)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4.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有力的证据是
(C)
A.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发光放热
5.(2020·黔南州中考)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A.火烧赤壁
B.司马光砸缸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成针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A.冰箱冷藏食物
B.葡萄酿酒
C.酒精作燃料
D.液氯作自来水消毒剂
7.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B)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2020·台州中考)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

(C)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9.(2020·柳州中考改编)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10.对下列实验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C)
A.不能用量筒作为反应容器——某些反应会放热或吸热容易导致量筒测量不准确
B.给固体加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管壁凝结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C.将用过的胶头滴管及时冲洗——防止药液腐蚀胶帽
D.受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受热时液体喷出
11.(2021·德州质检)图中“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D)
12.(2020·聊城中考)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6分)
13.(7分)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题空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
℃时水结成冰 A ?
(2)汽油可以燃烧 D ?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 A ?
(4)酒精易挥发 C ?
(5)煤气燃烧 B ?
(6)鸡蛋发臭 B ?
(7)铁钉生锈 B ?
14.(5分)(2021·石门实验中学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上面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I ;?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D ;?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G ;?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B ;?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
15.(5分)(2021·泰安质检)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取用8.0
mL的酒精,应选用 10 mL的量筒(填“10”“50”或“100”)。如果某同学在量取8.0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 大于 8.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托盘天平称取12.5
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 减少食盐至天平平衡 。如果称量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应将固体 放在烧杯中称量 。?
(3)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丙 (填“甲”“乙”或“丙”)。?
16.(6分)(2021·毕节期中)某同学为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将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操作为DB,其中有错误的是 B ,正确操作是 D ;正确操作后振荡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往蓝色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得到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此过程属于
 化学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将蓝色沉淀加热,应选择CEA,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E ,改正的操作是 试管夹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
17.(6分)(2021·江西质检)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A应注意的事项是 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或其他合理答案) (答一点);?
(2)医院用B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口 b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3)实验C操作中量取水的体积会比实际体积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4)如图D所示,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导管 。?
18.(7分)(2021·南昌质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①通常情况下,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成气体;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易燃烧;⑤常用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描述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④ (填数字序号)。?
(2)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面上引起火灾,处理方法是 用湿抹布盖灭 。?
(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酒精时需要的仪器有 量筒、胶头滴管 (填仪器名称),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4)酒精燃烧的生成物与蜡烛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则酒精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19.(8分)(2021·东营期中)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 ;?
b.手摸烧杯壁有 发热 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 变小至熄灭 。?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为 化学 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发烫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物理 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 2 (填“1”或“2”)正确。?
20.(20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如图1)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④①②⑥⑤③ ;?
(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所示,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① (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水蒸气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③ (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 ①② ,因为 二氧化碳和水都不具有可燃性 。?
【知识拓展】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2所示,分析下列问题:
A.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
B.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目的是 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 。?
PAGE
-
1
-阶段测评卷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当今社会,化学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
)
A.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B.研制“新冠”疫苗
C.宇宙飞船飞行轨道设定
D.农田病虫害防治
2.(2021·合肥质检)勤劳智慧的安徽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无数的瑰宝,下列非遗生产工艺中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舒城竹编       B.庐州糖画       
C.徽州木雕       D.油烟制墨
3.(2020·葫芦岛中考)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4.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发光放热
5.(2020·黔南州中考)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火烧赤壁
B.司马光砸缸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成针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冰箱冷藏食物
B.葡萄酿酒
C.酒精作燃料
D.液氯作自来水消毒剂
7.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2020·台州中考)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

(
)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9.(2020·柳州中考改编)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0.对下列实验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不能用量筒作为反应容器——某些反应会放热或吸热容易导致量筒测量不准确
B.给固体加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管壁凝结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C.将用过的胶头滴管及时冲洗——防止药液腐蚀胶帽
D.受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受热时液体喷出
11.(2021·德州质检)图中“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
12.(2020·聊城中考)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6分)
13.(7分)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题空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
℃时水结成冰
(2)汽油可以燃烧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
(4)酒精易挥发
(5)煤气燃烧
(6)鸡蛋发臭
(7)铁钉生锈
14.(5分)(2021·石门实验中学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上面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
15.(5分)(2021·泰安质检)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取用8.0
mL的酒精,应选用
mL的量筒(填“10”“50”或“100”)。如果某同学在量取8.0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
8.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托盘天平称取12.5
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
。如果称量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应将固体
。?
(3)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填“甲”“乙”或“丙”)。?
16.(6分)(2021·毕节期中)某同学为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将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操作为DB,其中有错误的是
,正确操作是
;正确操作后振荡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往蓝色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得到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此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将蓝色沉淀加热,应选择CEA,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改正的操作是
。?
17.(6分)(2021·江西质检)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A应注意的事项是
(答一点);?
(2)医院用B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口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3)实验C操作中量取水的体积会比实际体积
(填“偏大”或“偏小”);?
(4)如图D所示,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
18.(7分)(2021·南昌质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①通常情况下,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成气体;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易燃烧;⑤常用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描述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填数字序号)。?
(2)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面上引起火灾,处理方法是
。?
(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酒精时需要的仪器有
(填仪器名称),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
(4)酒精燃烧的生成物与蜡烛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则酒精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19.(8分)(2021·东营期中)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
;?
b.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
。?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蜡烛燃烧为
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
(填“1”或“2”)正确。?
20.(20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如图1)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
(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所示,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
,因为
。?
【知识拓展】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2所示,分析下列问题:
A.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
B.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目的是
。?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