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第1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分层训练
层级一--课堂基础练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C.F1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D.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
2.孟德尔选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中YyRr占总数的2/16
B.豌豆的黄色和绿色是指子叶的颜色而不是种皮的颜色
C.F2中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占总数的7/16
D.对每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F2出现1∶2∶1的性状分离比
3.用纯合的黄色皱粒(YYrr)和绿色圆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 )
A.
B.
C.
D.
4.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5.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①和③为亲本进行杂交,可通过观察F1的花粉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B.任意选择上述亲本中的两个进行杂交,都可通过观察F1的花粉粒形状来验证分离定律
C.选择①和④为亲本进行杂交,将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蓝色花粉粒∶棕色花粉粒=1∶1
D.选择①和②为亲本进行杂交,可通过观察F2植株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5
CBDDC
6.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和r控制。某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类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绿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后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4)杂交后代中,子叶黄色与绿色的比是__________;形状圆粒与皱粒的比是________。
(5)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1)分离 (2)YyRr yyRr (3)绿色皱粒 纯合子 (4)1∶1 3∶1 (5)
层级二--课时提升练
题组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后,F2出现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3∶1
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
D.F1全部是黄色圆粒体现了黄色和圆粒都是隐性性状
3.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若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色球状南瓜有4
000株,则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
333株
B.2
000株 C.4
000株
D.8
000株
题组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遗传因子组成①出现的概率大于④
D.①是黄色皱粒,③是绿色皱粒
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中,在新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 )
A.3/8
B.1/3
C.5/8
D.1/8
6.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豌豆有2
000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有( )
A.500个
B.1
000个 C.2
000个
D.4
000个
7.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性状表现,其比例为9∶3∶3∶1。下列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产生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题组三 自由组合定律
8.下列关于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分离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①②③
C.图甲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的原因之一
D.图乙中子代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
9.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 )
①埃博拉病毒 ②酵母菌 ③大肠杆菌 ④念珠蓝细菌 ⑤水稻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1-9
DDCAD
BBCB
10.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孟德尔通过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1)孟德尔研究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F2中,圆粒∶皱粒=_______,F2中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包括______(填序号)。
①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②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为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请完成测交实验遗传图解: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答案 (1)黄色和圆粒 3∶1 3/8 (2)①②③ (3)①Yr ②YyRr ③绿色圆粒
层级三--综合加强练
11.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F1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
D.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亲本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
12.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例
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13.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则后代中( )
A.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为3∶1∶3∶1;遗传因子组成有6种
B.性状表现有2种,比例为1∶1;遗传因子组成有6种
C.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为1∶1∶1∶1;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
D.性状表现有3种,比例为1∶2∶1;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
14.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3/4
B.1/8
C.3/16
D.3/8
15.如图为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9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
C.F1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7/16
D.F1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16
16.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交是孟德尔“假说—演绎法”中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B.对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产生配子的数量等
D.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Rrbb和RrBb(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则该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是Rrbb
11-16
CCACC
A
17.家兔的毛色,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毛的长度,短毛(B)对长毛(b)是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长毛灰兔和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获得F1,让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
(1)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2)F2中出现的纯合子最多有________种,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作亲本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定一共生了20只兔子,若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10只,则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若20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4)在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1/4
(2)4 AABB、AAbb、aaBB、aabb
(3)AABb AABB
(4)1/9
解析 (1)由题意可知,Aa×Aa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Bb×Bb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4。
(3)F2中的短毛灰兔遗传因子组成为A_B_,与长毛白兔aabb杂交,若后代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10只,则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若后代20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可以认为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
(4)F2中的短毛灰兔遗传因子组成为A_B_,其中4/9AaBb、2/9AaBB、2/9AABb、1/9AABB,故在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
18.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籽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籽粒的非糯性与糯性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种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绘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F2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说明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若非糯性粒(B_)∶糯性粒(bb)=3∶1,则说明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若黄色非糯性粒∶黄色糯性粒∶白色非糯性粒∶白色糯性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