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 课件(19张PPT)—季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 课件(19张PPT)—季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7 07: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家简介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写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积蓄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一、诵读释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二、赏析意象
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思考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酒的诗句有哪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诗人为何说是“淡酒”?
酒未必淡,而是愁太浓,此人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其他关于风的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总结:秋风常用来渲染愁绪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其他关于雁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和思乡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往; 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伤心”?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其他关于黄花的诗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黄花有什么寓意呢?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凄苦忧愁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其他关于梧桐的诗句: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其他关于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总结: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意象-意境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添愁、助愁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三、鉴赏诗歌情感
本诗的词眼是哪一个?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愁,词眼)
词人如何来写愁的?
1.直接抒情 2.借助意象传达愁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请问运用这些叠词有什么作用?
1.形式上:① 音乐美、音韵美② 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比沉痛凄厉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小结:
这首词写的是无法言说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绪,表现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情。
迁移训练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明确:这首诗选取西风、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第一步:分析意象)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浓烈(第二步:渲染意境),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愁情。(第三步: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