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同步课堂精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
1.(鸡西中考)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氢气、空气
B.氧化物: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C.纯净物:干冰、石灰石
D.混合物:自来水、高锰酸钾
2.(邵阳中考)右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4.(聊城中考)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5.(营口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6.(菏泽中考)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H2O和H2O2中氧元素不是同种元素
C.水和冰块混合形成混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
7.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水是一种( )
①纯净物 ②氧化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混合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⑤
8.(上海中考)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9.(日照中考)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
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10.(临沂中考)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水
B.海水
C.自来水
D.山泉水
11.(滨州中考)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12.
(邵阳中考)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2∶1
二、填空
13.氢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______的气体,氢气具有可燃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14.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______和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
15.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水的两个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所示水的蒸发实验中,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_____发生了改变。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水分子并没有改变,只是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属于____变化。
(2)图2所示电解水实验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a管内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若通电过程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为20
mL,则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mL,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宏观角度看,该过程中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__,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___________,因此可以推知,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________发生了改变,而________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____________,因此,可以推知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对比图1和图2两个实验,可以知道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
16.(襄阳中考)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三、实验探究
17.现有四套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A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水中的泥沙,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正确完成该操作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C实验时,需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室用D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
同步课堂精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
1.(鸡西中考)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氢气、空气
B.氧化物: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C.纯净物:干冰、石灰石
D.混合物:自来水、高锰酸钾
【答案】B
【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氧化铜、五氧化二磷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都是氧化物,故B正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
2.(邵阳中考)右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A
【解析】在水中加入少量电解质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A正确;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错误;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C错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错误;故选A.
3.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答案】C
【解析】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C.氢气和液氢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轻微的声音,表明氢气很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正确;故选C.
4.(聊城中考)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发生状态改变,是物理变化A错误;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B错误;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正确;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较为纯净的水,但不是纯净物D错误.故选C.
5.(营口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错误;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B正确;该实验中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错误;电解水水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
6.(菏泽中考)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H2O和H2O2中氧元素不是同种元素
C.水和冰块混合形成混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
【答案】D
【解析】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为层电子数应该为8个,该图中只有6个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A选项错误;过氧化氢和水中的氧元素是同种元素,故B选项错误;水和冰块混合。只有一种物质。形成的是纯净物,C选项错误;水沸腾时可将水壶的盖子冲起,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D选项正确。故选D.
7.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水是一种( )
①纯净物 ②氧化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混合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直接确定法解答。水是纯净物,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而且组成水的两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水又是氧化物。故选B.①②④
8.(上海中考)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故选B
9.(日照中考)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
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答案】D
【解析】纯水几乎不导电,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增强导电性,故选项A正确;
a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为H2,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选项B正确;
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C正确;
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质量之比为1:8,
D错误。故选D。
10.(临沂中考)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水
B.海水
C.自来水
D.山泉水
【答案】A
【解析】海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盐,所以海水是混合物B错误;自来水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已经变得比较纯净,但仍然是混合物C选项错误;山泉水比较清澈干净,但仍为混合物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采用排除法,可得正确的选项为A。
11.(滨州中考)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即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2.
(邵阳中考)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2∶1
【答案】D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能观察到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D正确;
由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助燃,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证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
由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由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可以推算出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因此A、B、C的说法虽然正确,但都不是可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故选D
二、填空
13.氢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______的气体,氢气具有可燃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无;无;难;小;最小;氢气+氧气点燃水;验纯;
14.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______和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
【答案】氧气;氢气;1:2
;氢气;氧气;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5.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水的两个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所示水的蒸发实验中,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_____发生了改变。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水分子并没有改变,只是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属于____变化。
(2)图2所示电解水实验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a管内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若通电过程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为20
mL,则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mL,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宏观角度看,该过程中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__,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___________,因此可以推知,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________发生了改变,而________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____________,因此,可以推知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对比图1和图2两个实验,可以知道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
【答案】(1)状态;分子之间的间隔;物理变化;
(2)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玻璃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氢气;40ml;水电解氢气+氧气
(3)发生改变;没有改变;氢、氧两种元素;水分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氢、氧两种原子;
(4)水分子
16.(襄阳中考)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答案】(1)H2O;(2)O2;(3)硬水。
三、实验探究
17.现有四套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A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水中的泥沙,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正确完成该操作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C实验时,需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室用D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产生淡蓝色火焰;验纯;
(2)B;玻璃棒;
(3)增强水的导电性;O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