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 )
INCLUDEPICTURE"图24.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24.tif"
\
MERGEFORMATINET
A.时间
B.地点
C.制造者
D.影响
2.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诞生了《花木兰从军》《文天祥》《史可法》等一大批赞美英雄人物的广播剧作品。这主要反映了( )
A.崇洋媚外思潮泛起
B.历史研究水平提高
C.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D.民众关注国家命运
3.1936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指示中有这样的分析:“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建立起来。”这份指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4.“张学良不要地盘,也不要钱,他要牺牲。”宋美龄对张学良如此评价,其依据主要是西安事变(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B.反映出张学良坚持民族立场
C.推动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说明了张学良坚守三民主义
5.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意义在于推动(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双十协定”的签署
6.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
7.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则报道记述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9.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要求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其目的是( )
A.推进国民革命
B.巩固工农政权
C.促成重庆谈判
D.促进合作抗日
10.蒋介石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故我全国同胞,在今日形势之下,不能徒顾虑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这段话反映了( )
A.蒋介石认为攘外必先安内
B.国民政府坚持独裁统治
C.蒋介石认识到了人民抗战力量的重要性
D.蒋介石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11.下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上的一篇报道。它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该事件是( )
INCLUDEPICTURE"图25.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25.tif"
\
MERGEFORMATINET
日军“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12.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长沙会战
13.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INCLUDEPICTURE"21秋一改+1.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21秋一改+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21秋一改+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21秋一改+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21秋一改+1.tif"
\
MERGEFORMATINET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惨重
D.政府军队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14.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战役
意义
A
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D
武汉会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15.下列事件所处时期与某民歌歌词反映的时期一致的是( )
A.五四运动
B.飞夺泸定桥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6.读下图,图中的人物应是( )
INCLUDEPICTURE"图26.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26.tif"
\
MERGEFORMATINET
连环画《百团大战》的封面)
A.叶挺
B.刘伯承
C.陈毅
D.彭德怀
17.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8.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8.tif"
\
MERGEFORMATINET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
B.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战争
C.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D.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18.“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下列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决定性因素的是( )
A.巨大的民族觉醒
B.空前的民族团结
C.英勇的民族抗争
D.强烈的民族自信
19.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方”,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中共七大报告。这个地方是( )
A.延安
B.重庆
C.瑞金
D.西安
20.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的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全民族抗战
B.局部抗战
C.分散抗战
D.自发抗战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道大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0分,22题18分,23题12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942年,当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丘吉尔也曾指出:“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崔可夫评价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1)中国人民的抗战长达多少年?(3分)
(2)你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7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暮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 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其挽救了国家民族的大危机。
材料三 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2分)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这场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结果如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
历史事件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11年
辛亥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1)表中历史事件涉及的领导阶级有哪些?(3分)
(2)从表格内容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一、1.B 2.D 3.C 4.B 5.C 6.A 7.C 8.A
9.D 10.C 11.D 12.B 13.C 14.D 15.C
16.D 17.D 18.D 19.A 20.A
二、21.(1)14年。(3分)
(2)同意。(2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国军队在14年多的时间里以巨大的牺牲顶住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进攻并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中国人民的抵抗破坏了日本的战争战略,有效牵制了日本侵略者80%的兵力,使其无法全力投身太平洋战争。中国在亚洲主战场伤亡3500余万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5分)
22.(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分)创立了黄埔军校,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6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4分)
(3)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分)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2分)
(4)国共两党合则兴,分则乱;国共两党应该积极进行第三次合作,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3分)
(2)观点: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分)
论述:中国近代以来,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先后失败;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也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呼吁变法救国,试图通过制度上的变革挽救民族危亡,却因戊戌政变而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还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地前进,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