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7 16: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李鸿章的“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了(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自强”“求富”
C.顺应世界潮流
D.实现中国近代化
4.据记载,开平煤矿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5.下图所示企业的创办(  )
INCLUDEPICTURE"图5.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5.tif"
\
MERGEFORMATINET
A.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宣告了工业体系的形成
D.实现了独立发展的目标
6.陈旭麓指出: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发生的时候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认识到的,由此社会产生某些变化给封建的封闭体打开了缺口,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小步。这里的“迈出了一小步”(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B.撼动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C.体现了农民阶级巨大的力量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7.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图示理清的事件是(  )
INCLUDEPICTURE"2.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2.tif"
\
MERGEFORMATINET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8.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在中国黄海勇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9.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INCLUDEPICTURE"图6.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图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图6.tif"
\
MERGEFORMATINET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0.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阶段是(  )
INCLUDEPICTURE"3.tif"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方正转Word\\8历史福建\\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1秋\\福建专版\\8年级历史上(R版)(福建夹卷)学生用书已转曲2021.5.21\\3.tif"
\
MERGEFORMATINET
A.①
B.②
C.③
D.④
12.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13.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兴中会成立
C.金田起义
D.华兴会成立
15.1898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能见到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宣统帝退位
C.戊戌变法
D.北平和平解放
16.“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今年是农历庚子年,一百多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庚子赔款”源于(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17.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在外国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树立铭志之碑”。此战后(  )
A.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革命开始成为中国的时代主流
20.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道大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0分,22题18分,23题12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1)材料中的“轮船招商局”属于哪一性质的企业?(3分)
(2)根据材料,小历同学认为,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很大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7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开始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之旅。上海在1843年只有23万人,至1880年突破100万人;武汉1840年前约20万人,到清末已达80万人。
——摘编自《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二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张之洞试图通过对当时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进行改革,用建工厂、修建铁路的具体“实业”来使落后的中国逐渐强盛起来,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他创办的汉阳铁厂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也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1896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先后主持修筑芦汉铁路、粤汉铁路,1906年又议修汉川铁路。此外,他还创设自强方言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整饬和改进商业和金融业,从而奠定了武汉地区近代化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近代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其分布特点。(6分)
(2)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武汉等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近代政治上产生的积极影响,并用一例重要史实予以说明。(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张之洞追赶时代潮流的主要做法及其影响。(8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摘编自《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指出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的时间。(3分)
(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一、1.A 2.B 3.B 4.B 5.A 6.A 7.B 8.D
9.C 10.C 11.C 12.D 13.C 14.A 15.C
16.A 17.D 18.D 19.D 20.C
二、21.(1)民用企业。(3分)
(2)不同意。(2分)理由: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是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创办的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而且这些企业经营管理腐败,又受制于封建体制和侵略势力,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所以,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占领了中国一部分市场,达到了与洋商争利的一些目的,只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5分)
22.(1)原因: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近代经济得到发展。(4分)
特点: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沿江沿海地区。(2分)
(2)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2分)
史实示例: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2分)
(3)做法: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汉阳铁厂)和新式学堂,修筑铁路,整饬和改进商业和金融业。(4分)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开启了中国经济、交通和教育的近代化之路;奠定了武汉地区近代化的基础。(任答两点,4分)
23.(1)1895年。(3分)
(2)观点: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分)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打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闸门。同时,清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的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又为维新运动的兴起与之后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阶级基础。因此,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