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第二单元课题2.3制取氧气(课件40页+导学案+课后提升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第二单元课题2.3制取氧气(课件40页+导学案+课后提升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1:52: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3制取氧气课后提升
1·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2·如图所示装置中,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和⑤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4·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5·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跟水起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易溶于水
6·【2020云南】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7·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8·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推断出该气体的两项物理性质均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9·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O2
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
O2
的发生装置
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
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10·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入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底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时,先撤走酒精灯,后移出导管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④⑦外
D.①③⑤⑦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氢气
+
氧气点燃

B、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C、碳酸


+
二氧化碳
D、氢气
+
氧化铁
高温

+

1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13·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1湖南长沙】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其验满的方法是
 
 。
15·【2021湖北襄阳】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积极动手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图甲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药匙
B.镊子
C.玻璃棒
(2)图甲中收集氧气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法。
(3)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___________,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4)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正确操作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
2.3制取氧气
新知导入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新知讲解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习目标
新知讲解
氧气的用途和工业制法
新知讲解
在实验室里如何获得氧气呢?
分离液态空气
低温加压
蒸发
气态氮气
液氧
-196℃
-183℃
空气
液态空气
原理: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196℃)(-183℃)
氧气的工业制法
新知讲解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酸钾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高锰酸钾
1.
加热高锰酸钾(KMnO4)
2.
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
3.
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新知讲解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新知讲解
实验装置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个部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棉花
酒精灯
带导管的橡皮塞
集气瓶
水槽
新知讲解
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2、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
(3)固定装置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集气体
(6)把导管移出水面
(7)熄灭酒精灯
查、装、定、点、收、离、熄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新知讲解
装置要点:
发生装置

①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③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④导气管略出胶塞。

⑤防止高锰酸钾粉末沿导气管进入水槽。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新知讲解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讨论: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
橡皮塞的导气管稍露出?
便于气体导出。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4.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新知讲解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排水法
(2)、何时收集满?
3、收集方法
讨论:(1)、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收集,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了,即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知道集气瓶装满氧气?
新知讲解
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新知讲解
a、反应物的状态;b、反应发生的条件
1、思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2、发生装置的类型
固液不加热装置
固体加热装置
新知讲解
固固加热型
一、适用范围:反应物是固体(一种或多种);
反应需要加热
二、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夹持试管中上部
3、导管稍露胶塞:便于气体的导出
4、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5、用外焰加热
新知讲解
一、适用范围: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二、装置注意事项:
1、导管稍露胶塞
2、长颈漏斗末端伸到液面以下: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分液漏斗末端不用伸到液面以下
固液不加热型
新知讲解
3、思考: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a、气体的密度
b、溶解性
c、是否与空气和水反应
4、收集装置的类型
新知讲解
排水法:
条件:不易或难溶解于水,
不与水反应。
优点:收集的气体较纯。
缺点:不干燥。
向上排空气法:
条件: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
优点:气体干燥。
缺点:不纯净。
向下排空气法:
条件: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
优点:气体干燥。
缺点:不纯净。
新知讲解
思考: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氧气不易溶于水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新知讲解
二、过氧化氢制氧气
新知讲解
2、实验装置
1、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氧气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
H2O2
H2O
MnO2
O2
二、过氧化氢制氧气
新知讲解
二、过氧化氢制氧气
新知讲解
二、过氧化氢制氧气
观察实验视频,想一想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二氧化锰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
新知讲解
2、总结:催化剂的特点
1、一变: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
,这里的“改变”包括

两种含义(一般指加快)。
2、二不变:


3、可能变:

速率
加快
减慢
质量不变
化学性质不变
物理性质可能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例如: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写在箭头的上方。
二、过氧化氢制氧气
新知讲解
三、氯酸钾制氧气
新知讲解
2、实验装置
1、反应原理
氯酸钾
加热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发生装置
向上排气法
收集装置
KClO3
KCl
O2
三、氯酸钾制氧气
3、实验步骤:同高锰酸钾一样
新知讲解
三、氯酸钾制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5、验满方法
4、收集方法
向上排气法
注意导管要接近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净瓶内空气
新知讲解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小结:
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原料
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选择制气装置
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物理)
选择收集装置
操作方法、检验、验满方法等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1.【2021江苏南京】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 )
A.大试管、铁架台
B.烧杯、玻璃棒
C.集气瓶、酒精灯
D.导管、单孔塞
2、【2020辽宁抚顺】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
C
课堂练习
3、【2021河南】现有下列反应:
①2KMn04
K2Mn04
+
Mn02
+
02
↑;②2KCl03
2KCl+
302

;③2NH4NO3
4H20
+
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①②③
4、【2020广东】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⑤
C.
②③
D.
②④
A
A
课堂练习
5、【2021吉林长春】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②可以选择的气体制取装置是
 
 ,
(选填“A”或“B”)和C。
(3)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
反应物的状态、 
 和
气体的性质。
试管
B
课堂练习
反应条件
新知讲解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分析上述三个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反应物都是一种物质,生成物都有几种物质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B

B+C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是两个形式完全相反的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点:多变一
表示:A
+
B

AB
分解反应
新知讲解
比较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过氧化氢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生成物一种
反应物一种
新知讲解
分解反应:
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1、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形式:A
+
B

AB
化合反应:
3、形式AB→
A
+
B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氧气
二氧化硫
B.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D.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2、下列关于分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的逆过程
B.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D.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B
D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加热
加热
板书设计
体现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取氧气法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氯酸钾制取氧气
三、分解反应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提升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3制取氧气课后提升
1·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解答】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都有氧元素,但它们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对;
B、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B不对;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三物质不含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所以C不对;
D、三物质都含氧元素,故D对。
故选D。
2·如图所示装置中,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和⑤
【答案】D
【解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选D。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答】熟记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依次对号入座,故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从水槽中拿出导管、撤去酒精灯、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故选C。
4·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
【解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
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错误;
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错误;
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错误。故选A。
5·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跟水起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C
【解答】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C。
6·【2020云南】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错误;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故选D。
7·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答】因在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则在不考虑实验操作造成的误差时,因二氧化锰不参加反应,也没有反应生成,
理论上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故选C。
8·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推断出该气体的两项物理性质均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
【解答】该气体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易溶于水。
故选D。
9·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O2
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
O2
的发生装置
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
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答案】C
【解答】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①制取;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用装置②制取,故A正确;
B.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故C错误;
D.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要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故D正确。
故选:C。
10·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入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底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时,先撤走酒精灯,后移出导管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④⑦外
D.①③⑤⑦
【答案】B
【解答】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⑤加热时,试管底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时,先撤走酒精灯,后移出导管、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故选B。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氢气
+
氧气点燃

B、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C、碳酸


+
二氧化碳
D、氢气
+
氧化铁
高温

+

【答案】B
【解答】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故选B。
1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A
【解析】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正确;
B中刚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固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错;
C中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错;
D中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
13·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铁架台;(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4)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防止加热时高锰像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猛配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合理即可)。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像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猛配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
14·【2021湖南长沙】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其验满的方法是
 
 。
【答案】(1)集气瓶;(2)A;气密性;(3)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解析】(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A;气密性;
(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15·【2021湖北襄阳】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积极动手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图甲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药匙
B.镊子
C.玻璃棒
(2)图甲中收集氧气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法。
(3)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___________,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4)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正确操作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A;(2)向上排空气;(3)来回移动;(4)B
【解析】(1)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中,取用粉末状固体,应选用药匙或纸槽。
故选A;
(2)图甲中收集氧气所采用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3)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4)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3制取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完成下列学案。
1、分离液态空气制取各成分
加热
氧气
空气
液态空气
氮气
该过程是
变化。
原理:各成分
不同
稀有气体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学案。
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从左到右的顺序;
(2)检查装置的

(3)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
(4)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
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5)加热药品:先
,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
加热;
(6)收集气体;
(7)先将
,再停止

3、讨论: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口要略微
倾斜?:防止生成的水
,使试管破裂;
(2)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
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

(4)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
,炸裂

4、收集方法:

讨论(1)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

讨论(2)水法收集,应什么时候,收集满?
当集气瓶口
时,证明已集满。
5、氧气的检验:用
的木条伸入,
,木条
则该气体是氧气。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学案。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原理:

3、催化剂
(1)催化剂是指化学反应里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
,而本身的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
的物质,又叫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叫做

(2)特点:两不变(

)、一改变(反应速率,包括


(3)注意:催化剂不能改变
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
的催化剂;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

(四)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学案。
1、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原理:

3、步骤:
(1)连接装置:
,从左到右的顺序;
(2)检查装置的

(3)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
(4)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
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5)加热药品:先
,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
加热;
(6)收集气体;
(7)先将
,再停止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且不与空气反应;
5、氧气的验满:用
的木条放在,
,木条
则收集满。
(五)归纳总结制取气体的装置
(一)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选择依据:

2、(1)固液不加热如图
;(2)固固加热如图

(二)收集气体的装置
1、排水法:条件:
且不与水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
;缺点:收集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条件:
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
;缺点:收集的气体

3、向下排空气:条件:
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
;缺点:收集的气体

【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2021江苏南京】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大试管、铁架台
B.烧杯、玻璃棒
C.集气瓶、酒精灯
D.导管、单孔塞
2、【2020辽宁抚顺】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3、【2021河南】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04
K2Mn04
+
Mn02
+
02
↑;②2KCl03
2KCl+
302

;③2NH4NO34H20
+
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①②③
4、【2020广东】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⑤
C.
②③
D.
②④
5、【2021吉林长春】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②可以选择的气体制取装置是
 
 (选填“A”或“B”)和C。
(3)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和气体的性质。
知识2:反应类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学案。
1、化合反应:由
物质生成另
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
其他物质的反应。其形式为:
(一变多)。
【课堂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D.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2、下列关于分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的逆过程
B.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D.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作业布置(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课后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3制取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完成下列学案。
1、分离液态空气制取各成分
降温
加热
氧气
空气
液态空气
氮气
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加压
原理:各成分沸点不同
稀有气体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学案。
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
(4)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5)加热药品:先预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6)收集气体;
(7)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3、讨论: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2)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4)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收集方法:排水法。
讨论(1)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收集,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讨论(2)排水法收集,应什么时候,收集满?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学案。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原理:过氧化氢

+
氧气。
3、催化剂
(1)催化剂是指化学反应里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
(3)注意: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四)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学案。
1、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原理: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3、步骤:
(1)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
(4)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5)加热药品:先预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6)收集气体;
(7)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5、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五)归纳总结制取气体的装置
(一)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选择依据:药品状态、反应条件
2、(1)固液不加热如图A;(2)固固加热如图B;
(二)收集气体的装置
1、排水法:条件: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纯净;缺点:收集的气体不干燥。
2、向上排空气:条件: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向下排空气:条件: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2021江苏南京】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大试管、铁架台
B.烧杯、玻璃棒
C.集气瓶、酒精灯
D.导管、单孔塞
【答案】B
【解析】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需要的仪器有:大试管、铁架台、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单孔塞;
故选:B。
2、【2020辽宁抚顺】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C。
3、【2021河南】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04
K2Mn04
+
Mn02
+
02
↑;②2KCl03
2KCl+
302

;③2NH4NO34H20
+
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③反应生成两种气体,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4、【2020广东】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⑤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属于固体混合需加热型,发生装置是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法(装置④)或排水法(装置③)收集,故装置组合正确的是①③或①④,观察选项,只有A选项正确。
故选:A。
5、【2021吉林长春】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②可以选择的气体制取装置是
 
 (选填“A”或“B”)和C。
(3)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和气体的性质。
【答案】(1)试管;(2)①过氧化氢

+
氧气;②B;(3)反应条件。
【解析】(1)仪器a为试管,故填:试管;
(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成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过氧化氢

+
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
氧气;
②过氧化氢为液态,二氧化锰为固态,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该选择B,故填:B;
(3)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发生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考虑气体的性质,故填:反应条件。
知识2:反应类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学案。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其形式为:AB→A+B(一变多)。
【课堂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D.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答案】B
【解答】A、硫、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错误;
B、一种物质水生成氢气、氧气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正确;
C、铁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错误;
D、蜡烛与氧气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水,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分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的逆过程
B.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D.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答案】D
【解答】A.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完全是两种反应,反应条件一般不同,不能说是逆过程;
B.可以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质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并不是化学反应,故也不是分解反应;
D.这个表述已经和定义几乎一样了,没错。
故选D。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作业布置(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课后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