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当堂达标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桥西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A符合题意;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可能降低,可能不变,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热量是出现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上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两者是等效的。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所以内能一定增加。
2.(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3.(2021·北京模拟)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
B.金属勺放在热水中,金属勺的温度升高
C.太阳暴晒,地面温度升高
D.冰块放入茶杯中,茶水的温度降低
【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搓搓手,通过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A符合题意;
B.金属勺放在热水中,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金属勺的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太阳暴晒,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地面温度升高,C不符合题意;
D.冰块放入茶杯中,冰块的温度较低,通过热传递使茶水的温度降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2021八下·昌平期末)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D.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热量从高温物体热水袋传递到手上,只涉及能量的转移,不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热量从太阳传递到路面,只涉及能量的转移,不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用锯条锯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涉及了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符合题意;
D.热量从高温物体蔬菜传递到冰箱内的空气中,只涉及能量的转移,不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5.(2021八下·通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D.一铁块内能增加,其一定吸收了热量
【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之后,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B符合题意;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如水凝固为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水的内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一铁块内能增加,其有可能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铁块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和状态等有关,当温度改变时,内能改变;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6.(2021·苏州模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的热量增加
D.同一个物体间也可以发生热传递
【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譬如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传递时,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B不符合题意;
C.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让物体的内能增加,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增加了还是减小了,只能说是从哪个物体向哪个物体传递,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个物体间如果温度不均匀,则热量会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7.(2021·邵阳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向饮料中加冰块,具有温度差,冰块从饮料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热水袋温度比手的温度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C不符合题意;
D.锯木头,锯条来回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8.(2021·罗湖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0℃的等质量的水和冰的内能相等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甲传热量给乙,说明甲内能大
【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物体也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A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所以质量相等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C符合题意;
D、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不能说明甲内能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
9.(2021·怀化)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后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0.(2021八下·桥西期末)“热”有时指温度,有时指内能,有时指热量下面三句话中的“热”分别是指什么:
(1)今天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
(2)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
(3)物体吸热温度升高中的“热”是指 。
【答案】(1)温度
(2)内能
(3)热量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
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
物体吸热温度升高是指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故这里的“热”指热量。
【分析】“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根据三个物理量的概念进行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11.(2021·和平模拟)“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分别是用 和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炙手可热,是指热量传递到手中,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钻木取火,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让物体内能增大的。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2.(2021·顺义模拟)如图所示,做“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该做功过程主要是 转化为 能,瓶内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
【答案】内;动;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动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气体的内能。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所以瓶内产生白雾。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三、综合题
13.(2021八下·昌平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1)硝化棉被点燃,表明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2)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筒内气体的内能。
【答案】(1)增加;升高
(2)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迅速压下活塞,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内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所以硝化棉被点燃。
(2)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
【分析】(1)压缩体积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
(2)压缩体积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 / 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当堂达标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桥西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2.(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3.(2021·北京模拟)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
B.金属勺放在热水中,金属勺的温度升高
C.太阳暴晒,地面温度升高
D.冰块放入茶杯中,茶水的温度降低
4.(2021八下·昌平期末)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D.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5.(2021八下·通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D.一铁块内能增加,其一定吸收了热量
6.(2021·苏州模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的热量增加
D.同一个物体间也可以发生热传递
7.(2021·邵阳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8.(2021·罗湖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0℃的等质量的水和冰的内能相等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甲传热量给乙,说明甲内能大
二、填空题
9.(2021·怀化)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0.(2021八下·桥西期末)“热”有时指温度,有时指内能,有时指热量下面三句话中的“热”分别是指什么:
(1)今天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
(2)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
(3)物体吸热温度升高中的“热”是指 。
11.(2021·和平模拟)“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分别是用 和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12.(2021·顺义模拟)如图所示,做“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该做功过程主要是 转化为 能,瓶内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3.(2021八下·昌平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1)硝化棉被点燃,表明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2)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筒内气体的内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A符合题意;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可能降低,可能不变,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热量是出现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上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两者是等效的。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所以内能一定增加。
2.【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3.【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搓搓手,通过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A符合题意;
B.金属勺放在热水中,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金属勺的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太阳暴晒,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地面温度升高,C不符合题意;
D.冰块放入茶杯中,冰块的温度较低,通过热传递使茶水的温度降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热量从高温物体热水袋传递到手上,只涉及能量的转移,不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热量从太阳传递到路面,只涉及能量的转移,不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用锯条锯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涉及了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符合题意;
D.热量从高温物体蔬菜传递到冰箱内的空气中,只涉及能量的转移,不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5.【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之后,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B符合题意;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如水凝固为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水的内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一铁块内能增加,其有可能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铁块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和状态等有关,当温度改变时,内能改变;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6.【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譬如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传递时,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B不符合题意;
C.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让物体的内能增加,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增加了还是减小了,只能说是从哪个物体向哪个物体传递,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个物体间如果温度不均匀,则热量会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7.【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向饮料中加冰块,具有温度差,冰块从饮料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热水袋温度比手的温度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C不符合题意;
D.锯木头,锯条来回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8.【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物体也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A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所以质量相等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C符合题意;
D、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不能说明甲内能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9.【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后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0.【答案】(1)温度
(2)内能
(3)热量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
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
物体吸热温度升高是指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故这里的“热”指热量。
【分析】“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根据三个物理量的概念进行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11.【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炙手可热,是指热量传递到手中,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钻木取火,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让物体内能增大的。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2.【答案】内;动;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动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气体的内能。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所以瓶内产生白雾。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3.【答案】(1)增加;升高
(2)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迅速压下活塞,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内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所以硝化棉被点燃。
(2)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
【分析】(1)压缩体积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
(2)压缩体积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