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2:10:31

文档简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循 质量守恒 定律。?
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 质量 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 质量比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
【以题为例】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步骤
标准答案
注意事项
(1)设:设 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算:写出相关物质的 化学计量数 与 相对分子质量 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①2KMnO4K2MnO4+MnO2+O2↑②316③       326.3g④       x=x≈0.6
g④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⑤
①所设未知数不能带单位②要写对化学方程式并配平③不要漏掉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④必须用纯净物的质量计算,计算结果要带单位⑤答不能漏写
【易错导思】
纯净物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 ?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探究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20·荆门中考)将12.5
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
g。
【探究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是 催化剂 ,反应前后其质量 没有 (填“有”或“没有”)变化。试管内剩余固体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 ,固体质量的减少是因为 反应生成氧气 ,由此得到反应中纯净物氧气的质量= 12.5 
g- 7.7 
g= 4.8 
g。?
3.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易错点)
解: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
g
=,x=12.25
g,
答:反应前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12.25
g。
【易错提醒】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代入方程的已知质量必须为纯净物,利用差量可以找到不同状态生成物的质量,不可贸然用混合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典例】(2020·黔西南州中考改编)实验室用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68
g+2
g-66.8
g=3.2
g
设产生3.2
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3.2
g
= 解得:x=6.8
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
g。
1.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角度认识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
g氢气和1
g氧气反应生成3
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2.下列实验数据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C)
A.16
g氢气和2
g氧气反应生成18
g水
B.9
g氢气和9
g氧气反应生成18
g水
C.1
g氢气和8
g氧气反应生成9
g水
D.8
g氢气和1
g氧气反应生成9
g水
3.小林和小明在学习合作中讨论: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请你也参与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B)
A.C    B.H2    C.Fe    D.P
4.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的质量为
(C)
A.64
g
B.80
g
C.18
g
D.9
g
5.某学生计算30
g炭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CO2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B)
A.=
B.=
C.=
D.=
6.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
g
A恰好与29
g
B完全反应,生成60
g
C。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
7.(2020·黄冈中考)“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11.9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N2+
3H22NH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为x
N2+3H22NH3
28
34
x
11.9亿吨
= x=9.8亿吨
答: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9.8亿吨。
(2020·德州中考)“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原理是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用这种方法制取96
g氧气,则至少需要多少克过氧化钠?
解:设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96
g
= x=468
g
答:至少需要468克过氧化钠。
PAGE
-
4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循
定律。?
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
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
【以题为例】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步骤
标准答案
注意事项
(1)设:设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算:写出相关物质的

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①2KMnO4K2MnO4+MnO2+O2↑②316③       326.3g④       x=x≈0.6
g④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⑤
①所设未知数不能带单位②要写对化学方程式并配平③不要漏掉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④必须用纯净物的质量计算,计算结果要带单位⑤答不能漏写
【易错导思】
纯净物的质量=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探究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20·荆门中考)将12.5
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
g。
【探究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是
,反应前后其质量
(填“有”或“没有”)变化。试管内剩余固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根据
,固体质量的减少是因为
,由此得到反应中纯净物氧气的质量=
g-
g=
g。?
3.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易错点)
【易错提醒】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代入方程的已知质量必须为纯净物,利用差量可以找到不同状态生成物的质量,不可贸然用混合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典例】(2020·黔西南州中考改编)实验室用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角度认识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
g氢气和1
g氧气反应生成3
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2.下列实验数据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
)
A.16
g氢气和2
g氧气反应生成18
g水
B.9
g氢气和9
g氧气反应生成18
g水
C.1
g氢气和8
g氧气反应生成9
g水
D.8
g氢气和1
g氧气反应生成9
g水
3.小林和小明在学习合作中讨论: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请你也参与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
)
A.C    B.H2    C.Fe    D.P
4.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的质量为
(
)
A.64
g
B.80
g
C.18
g
D.9
g
5.某学生计算30
g炭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CO2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
g
A恰好与29
g
B完全反应,生成60
g
C。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2020·黄冈中考)“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11.9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N2+
3H22NH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0·德州中考)“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原理是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用这种方法制取96
g氧气,则至少需要多少克过氧化钠?
PAG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