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导学案(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导学案(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2:44:18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 二氧化硫 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一氧化碳 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煤的燃烧:
煤燃烧时排放出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
包括 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2)乙醇汽油。
①乙醇俗称 酒精 ,其化学式为 C2H5OH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得到乙醇汽油。?
②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微点拨】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氢能源:
(1)氢气本身无毒,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
(2)实验室制取。
①制取:用 锌 和 稀硫酸 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②收集:收集氢气可用 排水 法或 向下排空气 法。?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太阳能、 风能 、 地热能 、 潮汐能 、 生物质能 和核能等。?
【生活链接】
煤炭要想走进千家万户,脱硫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提示:进行脱硫处理后,煤炭燃烧时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助于缓解酸雨对人类的危害。
【见多识广】
氢气有这么多优点,为何没有广泛应用?
提示: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运输困难。所以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推广使用。
探究点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结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问题】
1.通过电解水装置也能产生氢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氢气,你认为原因是 能耗高 。?
2.思维拓展:有同学查阅资料,Zn+2HClZnCl2+H2↑
,提出也可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提示:不可行,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容易使制得的H2混有HCl气体。
【素养迁移】
 上图中,a、b两种收集氢气的方法中,导管伸入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提示: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只需刚伸入试管口即可,便于将水全部排出,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该伸入试管底部,目的是将空气全部排出。
【典例】(2020·福建中考)在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变式训练】
实验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制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B.烧瓶中的物质一定是锌与稀硫酸
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
D.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
1.(2020·益阳中考)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D)
A.煤气
B.酒精
C.汽油
D.氢气
2.(2020·阜新中考)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3.
(2020·盐城中考)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5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液氢和液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燃料加注时需严禁烟火
C.液氢和液氧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D.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D)
A.甲:检查气密性
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
D.丁:收集氢气
5.(2020·江西中考)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D)
A.热值高,推力大
B.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
C.绿色无污染
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6.(2020·新疆中考)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C.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
D.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
7.(2020·青岛中考)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选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爆炸 。?
1.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能源、资源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2.(2020·湘潭中考)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煤 、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 A、B (填字母序号)。?
A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B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 太阳能(或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 。?
3.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岀:保障能源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请回答问题:
(1)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图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
 B (填字母)。?
(2)燃煤供暖时,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炭的燃烧 。?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创建“绿色家园”的是 ①③ (填序号)。?
①用天然气替代煤
②加高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
③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④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雨的形成、成分以及危害展开了探究活动。
[信息检索]①SO2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活动一:证明煤燃烧产生SO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通入一会儿氧气;②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气球变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煤燃烧有SO2产生。
[交流研讨]小明同学对“煤燃烧有SO2产生”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燃烧生成SO2 ;他建议把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换成 品红溶液 。?
探究活动二: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1)结合硫酸的性质你认为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 腐蚀金属设备(或腐蚀建筑物或腐蚀雕像或使土壤酸化或破坏森林植被等,合理即可) (答一点)。?
(2)为了保护环境,防止酸雨的产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减少煤的使用(推广使用脱硫煤或用天然气替代煤或多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
PAGE
-
9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1)燃烧放热,如木炭充分燃烧: C+O2CO2 。?
(2)非燃烧放热,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CaO+H2OCa(OH)2 。?
2.吸热反应:
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22CO 。?
化石燃料的应用
1.煤和石油
种类

石油
状态
黑色固体
黑色液体
组成
主要含有 碳 元素?
主要含有 碳、氢 元素?
形成
古代植物
古代海洋生物
加工
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属于 化学 变化?
分馏(利用 沸点 不同分离),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 物理 变化?
共同点
都是混合物,都属于 不可再生 能源?
2.天然气
(1)主要成分 甲烷 ,化学式 CH4 ?
(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 小 ?
 难溶 于水?
(3)化学性质:易 燃烧 ,产生 明亮的蓝色 火焰,放出 热量 。?
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1)能源现状:①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需求量大。
②不充分燃烧热量减少,浪费资源,污染空气。
(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②燃料要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新型化石能源
海底蕴藏大量的 可燃冰 ,主要成分为 甲烷 ,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易错导思】
“需要加热的化学变化一定是吸收热量的。”你同意吗?
提示:不同意。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易错提醒】
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使用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生活链接】
酒精灯火焰太小,让酒精灯灯芯松散些,可以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什么?
提示:增大了灯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之燃烧更旺。
探究点 燃烧产物的探究
 结合以下燃烧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问题】
1.以甲烷为例,燃烧是将 化学能 转化为 热能 ,而氢氧燃料电池则是把 化学能 转化成 电能 。安全起见氢气与甲烷在使用前必须 检验气体纯度 。?
2.(思维拓展)结合以上实验,归纳出探究可燃物元素组成的思路方法。
提示:一般采用燃烧法测定可燃物的元素组成。依据为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和种类都不变。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中所有的元素均来自于可燃物自身和氧气,验证出生成物从而就能确定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元素种类。
【素养迁移】
 如何鉴别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解析】鉴别方法:根据火焰颜色不易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燃烧产物不同,可根据三种气体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不同来鉴别。
①鉴别原理:只生成水的是氢气;只生成二氧化碳的为一氧化碳;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是甲烷。
②操作方法: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若观察不到有水雾出现,证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若观察到有水雾出现,再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甲烷;不变浑浊,该气体是氢气。
【典例】(2021·南京玄武区期末)我国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生活燃料。如图实验流程是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焦炉煤气可能含有CO
B.X、Y都是碳酸钙
C.上述流程中可能有化合反应发生
D.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CO2和CH4
1.(2020·铁岭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B)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2.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某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该气体是指
(C)
A.CO
B.H2
C.CH4
D.O2
3.(2020·南京中考)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C)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4.(2020·自贡中考)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
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
5.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A)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7.(2020·雅安中考)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B)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8.(2020·福建中考改编)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CH4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
(3)煤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CO+H2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开发使用新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
1.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已试车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性能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中甲烷为推进剂,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甲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甲烷由1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
B.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
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
2.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通过摩擦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
A.H2、CO、CH4 
B.CH4、CO、H2
C.CO、CH4、H2
D.CO、H2、CH4
4.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1)生活中将煤做成蜂窝煤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快、更充分 。?
(2)化石燃料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图1是教材根据我国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及每年的开采量画的图,其中属于天然气的是 b (填“a”“b”或“c”)。?
(3)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图2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
答:
②B物质和C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两物质的 分子 构成不同;?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CO22CO+2H2 。?
5.(2020·益阳中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的情况,报警器安装位置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
(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装在 甲 (填“甲”或“乙”)图位置;?
(2)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4H10+13O28CO2+10H2O 。?
PAGE
-
9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
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煤的燃烧:
煤燃烧时排放出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
包括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2)乙醇汽油。
①乙醇俗称
,其化学式为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得到乙醇汽油。?
②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微点拨】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氢能源:
(1)氢气本身无毒,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
①制取:用

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②收集:收集氢气可用
法或
法。?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太阳能、



和核能等。?
【生活链接】
煤炭要想走进千家万户,脱硫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提示:进行脱硫处理后,煤炭燃烧时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助于缓解酸雨对人类的危害。
【见多识广】
氢气有这么多优点,为何没有广泛应用?
提示: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运输困难。所以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推广使用。
探究点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结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问题】
1.通过电解水装置也能产生氢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氢气,你认为原因是
。?
2.思维拓展:有同学查阅资料,Zn+2HClZnCl2+H2↑
,提出也可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提示:不可行,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容易使制得的H2混有HCl气体。
【素养迁移】
 上图中,a、b两种收集氢气的方法中,导管伸入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提示: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只需刚伸入试管口即可,便于将水全部排出,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该伸入试管底部,目的是将空气全部排出。
【典例】(2020·福建中考)在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变式训练】
实验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制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B.烧瓶中的物质一定是锌与稀硫酸
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
D.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
1.(2020·益阳中考)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煤气
B.酒精
C.汽油
D.氢气
2.(2020·阜新中考)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3.
(2020·盐城中考)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5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液氢和液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燃料加注时需严禁烟火
C.液氢和液氧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D.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检查气密性
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
D.丁:收集氢气
5.(2020·江西中考)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热值高,推力大
B.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
C.绿色无污染
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6.(2020·新疆中考)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C.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
D.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
7.(2020·青岛中考)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
1.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能源、资源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2.(2020·湘潭中考)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B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
。?
3.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岀:保障能源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请回答问题:
(1)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图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
(2)燃煤供暖时,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创建“绿色家园”的是
(填序号)。?
①用天然气替代煤
②加高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
③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④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雨的形成、成分以及危害展开了探究活动。
[信息检索]①SO2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活动一:证明煤燃烧产生SO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通入一会儿氧气;②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气球变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煤燃烧有SO2产生。
[交流研讨]小明同学对“煤燃烧有SO2产生”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他建议把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换成
。?
探究活动二: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1)结合硫酸的性质你认为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
(答一点)。?
(2)为了保护环境,防止酸雨的产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PAGE
-
9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1)燃烧放热,如木炭充分燃烧:
。?
(2)非燃烧放热,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
2.吸热反应:
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化石燃料的应用
1.煤和石油
种类

石油
状态
黑色固体
黑色液体
组成
主要含有
元素?
主要含有
元素?
形成
古代植物
古代海洋生物
加工
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属于
变化?
分馏(利用
不同分离),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
变化?
共同点
都是混合物,都属于
能源?
2.天然气
(1)主要成分
,化学式
(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
于水?
(3)化学性质:易
,产生
火焰,放出
。?
化学方程式:
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1)能源现状:①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需求量大。
②不充分燃烧热量减少,浪费资源,污染空气。
(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
①燃烧时要有
;②燃料要与空气有

(3)新型化石能源
海底蕴藏大量的
,主要成分为
,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易错导思】
“需要加热的化学变化一定是吸收热量的。”你同意吗?
提示:不同意。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易错提醒】
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使用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生活链接】
酒精灯火焰太小,让酒精灯灯芯松散些,可以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什么?
探究点 燃烧产物的探究
 结合以下燃烧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问题】
1.以甲烷为例,燃烧是将
转化为
,而氢氧燃料电池则是把
转化成
。安全起见氢气与甲烷在使用前必须
。?
2.(思维拓展)结合以上实验,归纳出探究可燃物元素组成的思路方法。
【素养迁移】
 如何鉴别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典例】(2021·南京玄武区期末)我国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生活燃料。如图实验流程是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焦炉煤气可能含有CO
B.X、Y都是碳酸钙
C.上述流程中可能有化合反应发生
D.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CO2和CH4
1.(2020·铁岭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2.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某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该气体是指
(
)
A.CO
B.H2
C.CH4
D.O2
3.(2020·南京中考)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4.(2020·自贡中考)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
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
5.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7.(2020·雅安中考)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8.(2020·福建中考改编)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煤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1.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已试车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性能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中甲烷为推进剂,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甲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烷由1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
B.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
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
2.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通过摩擦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
A.H2、CO、CH4 
B.CH4、CO、H2
C.CO、CH4、H2
D.CO、H2、CH4
4.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1)生活中将煤做成蜂窝煤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
(2)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图1是教材根据我国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及每年的开采量画的图,其中属于天然气的是
(填“a”“b”或“c”)。?
(3)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图2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
②B物质和C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两物质的
构成不同;?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2020·益阳中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的情况,报警器安装位置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
(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装在
(填“甲”或“乙”)图位置;?
(2)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PAGE
-
9
-